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中国医疗队援非彰显“白求恩精神”

                                                   

近期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已导致逾千人死亡。由于传染速度快,潜伏期短,死率高,国际舆论甚至将其称为“死神埃博拉”。为避免疫情蔓延,众多国家纷纷暂停赴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疫区国家的航线,美国还要求驻利比里亚使馆外交官家属撤离。

在这个危急时刻,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派出3支公共卫生专家组分赴非洲疫区开展技术援助。援外的中国医疗队伍在万里之外的西非疫区一线,坚守岗位,以无畏的姿态投身于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之中,由于长时间在高危环境下作业,目前我国在塞拉利昂的医疗队已有8名医务人员因参与治疗埃博拉病毒而被隔离。中国医疗队为救死扶伤,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守岗位,不畏死亡,正是新时期白求恩精神的集中体现。

多年来,中国医疗队一直是这种精神的践行者,从1963年中国第一支医疗队派驻阿尔及利亚,中国先后向非洲51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2万多人医护人员,救治了2亿非洲病人,为当地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

也有人出于对疾病的恐惧而产生质疑,认为中国这么做会“惹病上身”,但此次埃博拉病毒的爆发正好把全球化的负面性展露无遗。全球化不仅是给人们带来经济上的财富和便利,也带来疾病和灾难的全球蔓延。如今埃博拉在非洲疫区肆虐,不禁让人想到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SARS、H7N9等疫情,对其的控制早已超出一国政府之力,更何况非洲这样欠发达、缺医少药的地区。因此,全球性的参与和治理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只扫自己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态,只会加剧灾难的蔓延。

就中非关系来看,当前双方经贸关系迅猛发展引人注目,“互利共赢”成为中非关系的主旋律,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非关系更不能缺少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白求恩精神”。近20年来,中国对非“走出去”战略取得丰厚的成果,而在这成功背后,离不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领导人浇筑成的中非特殊“政治和感情基础”,离不开援建坦赞铁路这样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同样,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非洲的一些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也曾鼎力援助,比如,人口不足百万的赤道几内亚捐款达100万欧元,刚果共和国不仅向汶川捐款100万美元,还向玉树捐建一所价值1600万元人民币的小学

在中非关系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患难见真情”的出手才真正体现了中非友谊的底色,才能让中非关系走的更稳、更远。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4-08-14/3675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