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超28万营业执照被核发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成效初显

“一照一码”改革惠及企业。10月12日,河北省永清县工商局工作人员在为企业代表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新华社图

截至10月8日,全国累计核发“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新营业执照281625张。

这是工商总局、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12日共同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就改革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的数字。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国内31个省区市全部完成了登记业务系统的改造、升级、对接,全部完成了对企业公示系统的改造升级,基本实现了工商、税务、质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

企业办事成本大大减轻

10月1日上午,落户上海市青浦区的上海骋林实业有限公司在获得首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后,领购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从领取执照到办理税务事项实现了无缝衔接。

三部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多个部门、多个证件、多个环节的繁琐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进一步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

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决策和部署,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今年我们要继续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事。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行证照合一,让服务业领域的一些企业注册登记别再那么费劲了。”在今年3月15日答中外记者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明确了改革的要求。

在国家工商总局调研时,李克强总理鼓励道:“你们要加快改革进度,需要破什么障碍提出来,国务院会大力支持!”

这块商事制度改革的“硬骨头”目前终于被啃下。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三证合一”给市场主体更便捷的服务,这是业内一直在呼吁推动的改革,也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中,就应该更简化。

前后对比看问题更加清晰,福建省调查总队的调查显示,改革前申请人需要分别向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公安五个部门提交5套35份材料,至少需要10个工作日,往返10次以上才能办好证照。

改革后只需提交1套12份材料,快的仅需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83.3%的企业认为“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办理过程十分方便;90%的企业对这项改革非常满意,10%的企业基本满意。

下步聚焦企业活跃度

三部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企业全部注册时间从改革前的平均26天缩短到14天,实现“一照一码”后,可缩短到3天,有的甚至“立等可取”。这对于每年几百万新增市场主体来讲,带来的时间价值、就业增加、资金使用效率都将是巨大的。

但改革远远未到完成时,为更好地释放改革红利,确保这项改革真正惠民利民,下一步,三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更好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未来,工商总局还将继续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切实抓好改革的跟踪评估和统筹指导,会同税务、质检、发改等有关部门定期分析改革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完善改革措施,推动改革深入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委提到要努力提高新增企业数量和新企业的活跃度。具体措施包含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限制,简化企业注销流程,进一步优化简化审批流程,加大扶持政策落实力度,为小微企业和新设立企业的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等。

而总理也曾特别对此有过一番经典的表述。年初在国家工商总局数据分析室考察时,该部门负责人向总理介绍了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去年新登记的企业和市场主体,超过60%保持活跃状态。

“这个数字不容易,但还要想办法提高它们的活跃度啊!”李克强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说,“我们不仅要降低创业门槛,让企业‘生’出来,还要避免形成‘僵尸企业’,要扶持它们,让它们活下来、活得好。”

李克强当时就表示,一些限制企业的许可证,无关紧要,但办理非常困难,卡得很严。他要求工商总局就此调查研究,对于那些不必要的许可证,该取消的坚决取消。

苏海南认为,中国的就业问题始终是世界上最大的难题之一,特别是每年700万的大学毕业生,还有1.6亿的农民工,以及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的带来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记者 胡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5-10-14/22130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改革  企业  工商  合一  总局  登记  记者  部门
需要  市场  制度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