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柯杨张建新
铿锵前行的河南,又一次将自信、开放的形象展示到了世人面前。
3月7日下午3时,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联组会议,继续审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并向中外媒体开放。境内外66家媒体、153名记者到场采访,关注河南新发展,聆听中原好声音。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河南代表团团长郭庚茂主持开放日活动。他首先对中外媒体长期以来对河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朋友们表示欢迎。他说,长期以来,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对河南给予了很多关注,尤其对近年来河南推动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给予了大力的宣传,展示了河南改革发展的成就,塑造了河南日益开放的形象,为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希望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河南、支持河南、宣传河南。
“我们为家乡发展成就深感自豪”
当天的联组审议开放日活动上,代表们立足河南实际,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踊跃发言,积极献策。
河南近年来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经济社会领域的新面貌、新变化为代表们津津乐道。
全国人大代表、漯河市市长曹存正用“处处有亮点,年年有惊喜”来形容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原大省。“三大国家战略正齐驱并进,增强了河南发展的主动力,我们在市县和基层感受深刻,我们为家乡发展成就深感自豪。”他说。
去年,河南GDP增长8.3%,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成功举办上合总理峰会,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米字形高铁越织越密,打造城市“朋友圈”;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创造出“河南速度”……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徐晓、省工商联副主席薛景霞等几位代表摆事实、举数字,历数河南发展,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河南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重视科教兴省。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光宇、省科协主席霍金花、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游吟歌等代表围绕这一主题侃侃而谈。“河南的高等学校数量不少,目前急需提升研究水平,这就需要对高校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去行政化,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施一公表示。
天冠集团董事长张晓阳、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等几位代表分别围绕推广生物燃料乙醇、帮助农民圆梦奔小康等话题作了发言。
“助力河南发展我们责无旁贷”
审议结束后,路透社、彭博新闻社等9家境外媒体,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35家中央媒体以及22家省级媒体,争相将录音笔、镜头对准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
围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河南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河南新农村建设等话题,记者们积极提问,代表们认真作答。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早有耳闻,不过我更关注河南近年来的发展,想知道一个内陆省份是怎样跃居为开放高地的。”《财新周刊》记者黄凯茜说。
三年前的3月份,《建筑》杂志记者王宁曾到过郑州航空港区采访,“从媒体上了解到郑州航空港区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我期待着近期再去一次,亲身感受她的魅力。”她说。
大公报记者孙琳如愿采访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河南米字形高铁有望‘十三五’成网,我从河南加紧建设米字形高铁背后,看到了河南谋求发展的决心和努力。”孙琳表示,“助力河南发展,我们媒体人责无旁贷。”
一个个事关河南发展趋势走向的问题接连抛出,一幅幅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伴随着钢笔沙沙的写字声、摄像机快门频密的按动声,一个真实立体、生机勃勃的新河南正大踏步向世人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