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4月11日电(刘甜甜)十年前,伴随中部崛起战略风云际会,合肥经济圈横空出世;今后十年,伴随长江经济带战略气贯长虹,合肥都市圈将鹰击长空。4月10日,以“创新、转型、共享”为主题的合肥都市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七次会商会议召开,圈内城市“抱团”发展,致力于共同签署科技创新、工业合作等十大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人民群众的“幸福圈”,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描绘出未来发展更加宏伟的蓝图。
首提“都市圈”:一体化打造“好大一个家”
今年的会议较之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名称——这是“合肥经济圈”战略升级为“合肥都市圈”的第一次会议。在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省长李锦斌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安徽省将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加快建设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会上发言时指出,“合肥经济圈”战略升级为“合肥都市圈”,名字上两个字的不同,淡化行政区划而彰显一体化发展,表明省里对“圈”内各个城市有更多的期待,并将在“十三五”期间将合肥都市圈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希望圈内各个城市能‘兄弟同心’,把都市圈打造成一个创新的平台、招商的平台和资本的‘洼地’,共谋大发展、打造区域合作战略的升级版。”
众手打造群众的“幸福圈”
“千年万代开不败,众手浇开幸福花”。如同歌词里唱的那样,升级版的“合肥都市圈”,以经济社会发展反哺民生事业,圈内城市今后将联手打造惠及群众的“幸福圈”。
在10日下午的会议议程中,包括科技创新合作、工业合作、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旅游合作、园区共建合作、教育资源交流合作、卫生计生资源合作、人才交流培训合作在内,十大方面的专题推进会同时进行,并陆续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五市共同打造创新驱动、共建共享的区域发展新高地。
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在会议现场采访时得知,这些框架协议的签订,给“圈内”市民们的衣食住行都带来了诸多利好。例如,依托都市圈内丰富的山水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圈内一部分国、省干线公路项目、交界地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项目陆续升级;加快建设以合肥为主枢纽,以淮南、滁州、六安、桐城为节点,覆盖主要城镇、产业集聚区、重点风景区的轨道交通“1小时通勤圈”;建立联合监测和预警机制,共享环境监测信息,建立联合执法和交叉执法机制,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选派优秀教师挂职锻炼或跟岗学习、卫生计生人才及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挂职等,着力提升便民惠民能力,把都市圈建成惠及群众的“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