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用临时身份证补卡成电信诈骗新招 受害者防不胜防

  >>银行客户端

  登录密码可用手机找回

  在拿到了受害人的手机号之后,骗子又是如何对受害者的银行卡进行操作的呢?记者通过招商银行的手机客户端进行了模拟,发现登录时,如果选择忘记密码,是可以用手机号找回的。此外,还需要知道该银行卡的取款密码,在掌握了银行卡号、取款密码、登录密码和认证手机号后,可以说,这张银行卡就已经变成骗子的了。

  总结起来,完成补卡诈骗,需要的前提条件是,骗子需要掌握受害人的身份证信息、银行卡号和取款密码以及手机号码。这些信息是从哪里获取的?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据之前央视的报道,网上是可以购买到此类用户数据的,而且准确率很高。从这些数据的来源推算,似乎只有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能够全部掌握。

  □防范

  警惕手机卡的异常变动

  在这一事件中,王先生的种种反应几乎无可挑剔,也正因为这样,最终他的损失并不大。结合王先生的经验以及安全行业人士的分析,遇到此类诈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一旦发现手机突然莫名其妙收到大量骚扰电话和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想到电信诈骗的可能,最好第一时间把与手机号关联的银行卡内的钱转给其他账户或者可以信任的家人、朋友;第二,尽快到电信运营商处办理一张新卡,将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解除与旧手机号的绑定,重新绑定在新卡上;第三,如果发现自己的手机突然无法上网也无法接打电话,就很有可能遭遇了被盗补,要第一时间将银行账户冻结,避免损失;第四,为了日常的资金安全,最好不要在与手机号关联的银行卡中存放太多现金,而资金较多的银行卡最好不要开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功能。

  □记者手记

  讨论责任非当务之急

  从事电信行业报道多年,记者接触过形形色色为数众多的电信诈骗案例,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震惊和担心。以往的电信诈骗,只要保持足够警惕性、不轻信他人、不贪图小便宜,我们是有能力保证自己不受骗的,但现在的补卡诈骗则完全不同。遇到这样的诈骗,我们可能根本什么都没有做,就发现自己的钱已经没有了;甚至像王先生一样,已经察觉到了诈骗的可能,采取了一切自己能做的防范手段,但还是无法阻止骗子得手。一位电信运营商内部员工私下表示,他同样担心遇到电信诈骗,已经为自己办理了支付宝保险。

真的是骗子太厉害,让所有人都防不胜防吗?事实上,通过对骗术复盘,也可以看出骗子所利用的一些漏洞,如银行将支付验证的重点放在了手机验证上,也让手机号码一旦丢失,银行账户就有裸奔的危险;电信运营商在补卡业务上也存在审核不严的弊端。如果这些漏洞能够从制度源头被封堵,那是可以堵死骗子的行骗之路的。

  记者曾向电信运营商建议,应该对补卡业务流程做更严格的管控,特别是眼下应该暂停临时身份证补卡。有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在和记者交流时称,补卡业务满足了一些用户的需求,临时身份证的补卡也确有存在的必要(比如手机、钱包同时丢失的人)。而对于治理电信诈骗,不少运营商人士都坚持认为,银行对用户信息保护不严才是根源,手机只是一种通信工具,运营商在此事上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诚然,解决电信诈骗,还要从银行支付验证的方式上入手,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补卡诈骗已严重威胁到了每一个人的财产安全。在事关无数用户财产安全的紧迫危机面前,讨论谁的责任更大绝非当务之急,只要有能力做一些补救措施的都应该主动挺身而出。暂停临时身份证补卡业务,并非良策,但在根本解决方案出台前,作为用户,我们需要看到有人先筑起一道防线。(记者古晓宇)

 

上一页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6-05-18/36115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