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小记者接受中国好人精神洗礼
人民网淮北7月21日电(杨坤)“相山秀,南湖美,一片精致好山水。中国好人淮北多,阳光路上歌声飞……”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的下课铃声刚一响起,校园广播里便传出淮北市歌《淮北是我家》的悠扬旋律。
正如歌中所唱,淮北,这座仅有218万人口的精致之城,21年矢志不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相继涌现出122位“中国好人”,上榜人数位列安徽地级市第一,被誉为“一座孕育好人的城市”。
一座皖北小城,“中国好人”上榜人数缘何如此之多,是偶然现象还是“基因”使然?记者日前走进这片精致之地,一探究竟。
安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曹征海在淮北市领导肖超英、黄晓武、戴启远、顾文等陪同下调研淮北好人馆
好人指数 全国领先
淮北市文明办思想道德科科长李彪算了一笔账:从“中国好人”上榜人数来看,全国现有“中国好人”9287名,淮北入选“中国好人”122名。
“如果按照百万人口比例,全国每十万人口中约有0.68名‘中国好人’,还不足1人,淮北现有人口218万,每十万人口中约有5.6名‘中国好人’,淮北每十万人口拥有‘中国好人’数是全国的8.2倍,淮北的‘好人指数’全国领先。”李彪说。
据介绍,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始于2008年5月。同年次月,淮北市二中普通教师朱兴剑即当选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成为第一位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淮北市民。
今年6月30日,中央文明办再次传来喜讯——28年无怨无悔守护瘫痪丈夫的濉溪县双堆集镇管家庄村民王莉荣登中国好人榜,成为淮北市第122位“中国好人”。8年间,淮北市民入选“中国好人榜”平均每年有15人之多。
“淮北好人资源在充分开掘,好人正能量在充分释放。与此同时,好人文化彰显出的‘小城大爱’城市特质,润泽相城大地,添彩‘精致淮北’,助力文明创建。”淮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超英说。
淮北市“中国好人”义务献血服务队成员在义务献血
好人基因 深植相城
“中国好人淮北多,这并不是机缘巧合,淮北是一座有好人基因的城市,这种基因与历史渊源、地域风情、城市文化一脉相承。”对淮北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的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傅瑛如是说。
据介绍,淮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道德传承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淮北历史上就有二十四孝之一蔡顺“拾葚供母”的美谈,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从地域风情上说,淮北地处皖北平原,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们豁达、豪爽、心地善良、乐施善助。
1960年,淮北因煤建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汇聚于此,投身淮北建设,各种文化、习俗的融合、碰撞,塑造出这座城市包容、宽厚的品格。
作为一座“煤城”,煤炭曾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煤炭“燃烧自己、温暖他人”,其品格正是淮北精神的精准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精神历久弥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淮北人,养成了甘于奉献、默默付出的品质。
……
淮北市“中国好人”志愿者队伍整装待发
正因如此,层出不穷的“中国好人”在这里诞生,淮北也因此被誉为“好人之城”、“一座孕育好人的城市”。
“我们欣慰地看到,‘好人之城’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对淮北的认知和共识,‘好人文化’已浸润到精致淮北的大街小巷,深入到城市的灵魂中,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一群好人,满城新风。”淮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顾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