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邻里自理"有成效:党员群众爱管事 社区更和谐
图为易和邻里理事长魏励(右)和理事徐连英商讨邻里问题解决方案。
“邻里纠纷调解、乱倒垃圾、水电故障、汽车乱停……”72岁的魏励手头有一本厚厚的记事本,作为易和邻里的理事长,他在记事本上记下了近千项为民服务的记录,虽然都是些琐碎小事,但是却让群众真正在家门口就能办上了事。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易家桥社区居民陆琦美的话说:“有困难找邻里,邻里事邻里解。”
陆琦美口中的邻里就是崇川区四年前推出的“邻里自理”,通过“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来实现基层群众自理,增强了居民的联系和凝聚力,实现了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这一模式荣获2014年江苏省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品牌,崇川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更是得到省委书记李强的点赞。
退休老党员老同志发挥余热,邻里的事邻里自个儿解决了
2016年8月3日,李强在崇川区虹桥街道考察时,对虹桥社区老党员“开心锁民调小组”化解邻里之间纠纷、社区事务百姓说了算等一系列举措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许。不只是虹桥社区,通过把党组织建在邻里上,以基层党建水平的提升促进“邻里自理”水平的提高,作为最小的基础单元,“邻里”“街坊”正成为政府与百姓之间贴心又牢固的纽带。
走进新城桥街道易家桥社区,80多幢居民楼随处可见各类“邻里”字样的标识,一些带着红袖套的志愿者慢悠悠地在小区内“巡逻”。记者注意到,这些志愿者大多是退了休的老党员。该社区是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小区,常住人口超过7000人。社区干部吴忠美介绍,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让居民有更多获得感,该社区被分成10个邻里,每个邻里设一个党支部,而10个邻里的理事长皆由邻里党支部书记兼任,每个理事长下辖9个理事,理事中不仅有党员,也有热心群众。由于社区内大部分年轻人工作较忙,这邻里自治的“差事”就落在了自愿奉献且身体硬朗的退休老人肩上。
徐连英老人今年77岁,是一名邻里理事。她说:“以前社区内发生的琐屑小事,社区干部没少烦神,有时前脚刚走,后者问题又来了。现在好了,有了邻里自治啊,邻里理事长和理事们通过几次登门拜访就能自个儿解决了。” 几天前,有居民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吵,经她沟通调解后,两家人握手言和。71幢某户居民曾因为养宠物引起异味和虱子给邻居造成不少麻烦,理事胡建红为解决这个问题跑了不少腿,经过一段时间沟通,这户居民为了维护小区良好卫生环境,主动将宠物送了出去。
有居民说,自从该社区实行邻里自理后,大家都爱管事了,遇到看不惯的事、想帮忙的事,不只是党员干部,普通居民也愿意献计献策,还有不少人站出来挑刺,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区共同的家园。16幢67岁的居民金萍便是其中一位,她因热心肠被大家所熟知。只要发现有人乱倒垃圾,她就上前制止,发现公共设施损坏了,她就主动修补。不光自己爱管事,她还带着老伴一起管事。小区一名88岁的抗战老兵樊老由于年事已高,子女不常在身边,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困扰的事情。金萍主动带着老伴与他结对帮扶:陪老人聊天,帮老人修水电、送牛奶……樊老说,自己如果遇上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打给金萍夫妻俩,他们保准帮着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