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安徽20所监狱全部建成数字化法庭,办案全程留痕

 

安徽20所监狱全部建成数字化法庭,办案全程留痕

减刑假释网上办 阳光司法看得见

 

记者 朱思雄 韩俊杰

原标题:减刑假释网上办 阳光司法看得见

减刑假释程序不够公开透明,监督不到位,司法公信力下降;司法腐败,导致一些服刑人员减刑快、假释比例高、实际服刑时间偏短;减刑假释案件持续上升,法官工作压力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质效……

针对减刑假释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协同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共同推进减刑假释网上办案平台建设,在全省20所监狱全部建成数字化法庭,切实防止司法腐败,并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全程皆留痕

全部无纸化办公,实现了卷宗材料网上报请、案件全程网上办理、法律文书网上传输

监狱将传统的纸质卷宗材料扫描成电子卷宗,上传至网上平台完成案件报请;法院立案法官登录平台后,在“呈报数据接收”栏下载电子卷宗,完成批量立案后传输至业务庭;业务庭负责人在“减刑假释案件分派”一栏批量分派案件,一键移送给主审法官;主审法官作出裁定后,再提请审判长审签,加盖电子印章,并传输给报请减刑假释的监狱和同级检察院,一套完整的网上办案程序基本完成。

“减刑假释网上办案平台的成功运行,需要满足4个条件:法院与监狱的网络互联互通、减刑假释案件材料全部扫描成电子文档、电子签章的全面使用、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办案软件。”安徽省高院副院长周榕说,自2016年1月起,安徽省所有监狱一律通过网上平台报请减刑假释案件,并于去年上半年实现全省网上办案全覆盖。

安徽省高院抓好网络互联互通的关键环节,在网络互联上实行“总对总”,分别与省检察院、省司法厅开发减刑假释数据专用接口,在省级层面实现互联,进而实现市级层面法、检、司的网络互联互通,最终建成全面跨界融合、覆盖全省、整齐划一的减刑假释网上办案平台。

减刑假释网上办案平台建成后,罪犯服刑改造期间考核奖惩、认罪悔罪等重要事项均实行网上录入、全程留痕、信息共享,实现了卷宗材料网上报请、案件全程网上办理、法律文书网上传输,法院从立案、分案、审理、合议、签发、盖章、送达到裁判文书上网,均实现无纸化办公。

目前,安徽省20所监狱全部建成数字化法庭,可实现法官在法院审判法庭、检察官在办公室、狱警和罪犯在监狱科技法庭进行三方远程视频开庭。去年,安徽全省法院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918件,其中492件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开庭。而随着平台功能不断拓展,远程开庭、远程提讯已覆盖涉及犯罪的各类刑事、民商事、申诉复查案件。

监督无死角

罪犯信息和案件信息由监狱、法院、检察院三家共享,强化对减刑案件的实质性审查

网上办案平台建成后,安徽全省法院运用平台对案件事实、程序、裁判标准的把关功能,坚决杜绝“有权人”“有钱人”在减刑假释中享受特殊待遇。如今,主审法官将案件提请审判长后,即无权修改案件中的任何信息,“暗箱操作”销声匿迹;上级法院通过平台评查下级法院减刑假释案件,同样加强了审级监督功能。

“减刑假释网上办案平台的建成使用,实现了罪犯信息和案件信息由监狱、法院、检察院三家共享,案件办理全程网上操作、全程留痕,减刑假释工作的关键节点均在阳光下运行,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现代化的监督模式,有效防止了司法腐败。”安徽省高院院长张坚说。

“网上办案平台全面推广使用后,法院强化了对减刑案件的实质性审查,综合考虑罪犯犯罪的性质和具体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财产刑执行等因素依法作出裁定,而不是将所获考核分数、所获功奖作为减刑唯一依据。”安徽省高院审监一庭庭长沈世所说。

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是全国特大型监狱,减刑假释案件量最多。刑罚执行科干警刘雄狮坦言,网上办案以前,狱警要将大量卷宗通过车拉、肩扛、手抬报送到法院。“现在,网上一键报送,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也避免了运输途中的安全隐患。”

“一批几百件的案件审理完毕,就有几千份法律文书需要法官签名、盖章,纯手工操作往往是签名签到手酸、盖章盖到手软。”合肥中级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陈华琳感慨道,现在使用电子签章,只要把“密钥”插入电脑、点击鼠标,无论多少案件都能分分钟完成。

据统计,减刑假释网上办案平台建成运行后,2016年安徽全省法院受理各类减刑假释案件19602件,其中,改变执行机关报请减刑幅度案件5771件,裁定不予减刑、假释95件。而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人员由88人减少至45人,办案周期由26天缩短至20天,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案多人少提供了科技支撑。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07日 08 版)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7-04-07/38987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