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放管服改革 总理为何讲要“刀刃向内”

 

■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优化服务

“放管服”3年 改变有哪些

 

本报记者  杨俊峰

  近年来,浙江省在国内率先推出“四张清单一张网”(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举措,给市场释放出更多新动能。图为省政务服务网首页显示的服务内容。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放管服”改革提出的第3年。3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事业的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加速,民众与政府的沟通成本在降低,办手续也越来越方便。社会各方对“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期待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能够感受到更多获得感。

  “奇葩”证明是“天大的笑话”

  2015年5月12日,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

  “放管服”是针对当前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被提出的。李克强总理曾经讲述几个小故事,痛斥了某些政府办事机构,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你妈是你妈”的证明问题。李克强总理说:“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对当前的中国而言,简政放权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为此,李克强强调:“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这是李克强总理在6月13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向参会人员再次强调的。在过去的一周内,总理接连3次提到一个词组:“优化营商环境”。这也是接下来“放管服”工作的重点。

  有评论指出,“放管服”改革的要义其实就是“造环境”。环境优了,不仅可以招“财”来,更会引“才”到。在“造环境”方面,上海自贸区就是很好的范例:自贸区挂牌短短3年便吸引超过4万家企业前来注册——这一数字是挂牌前20多年的总和。

  3年来“放管服”改革给企业带来的红利实实在在,成绩有目共睹,与过去相比,手续少了,证照办理时间大大缩减;创业多了,2016年,全国平均每天新增登记企业1.51万户,比2013年改革前翻了一番,各类创业创新主体呈爆发式增长。国家统计局2016年四季度对全国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简政放权同创新支持、减税降费一起,成为企业获得感最强的3大政策措施。

  为攻克“信息孤岛”定时间表

  “放管服”推行3年,改变的不仅是政府的工作态度和形象,还让民众更多地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对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

  在今年国务院开展的第4次大督查中,国务院办公厅将“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全部纳入督查并推动整改落实。近日国办部署各地区、各部门针对专项督查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对102个具体问题逐项核查整改。

  与此同时,不合理证明滋生的土壤——“信息孤岛”已经成为“放管服”集中攻克的下一个目标。13日当天会上,总理为打通“信息孤岛”定下时间表:明年6月底前实现国务院各部门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统一接入国家共享平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放管服”改革总理为何讲要“刀刃向内”?

市场苦“审批发证”久矣。改革就要直面这样的痛点。6月13日这场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重要会议,“厉害”之处正在于此。

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关键词就是“放管服”。这已成本届政府施政最重要的“标识”。会上,李克强总理说了三句话——

一是要改革以审批发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管理体制。

二是要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

三是要改变与审批发证相伴的“看家本领”。

三句话刀刀直指“审批发证”。而审批发证的主体,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诚如总理所言,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第一“革”,实质上革的是政府的“越位权力”。这种审批发证的权力,直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年代承续而来。原来政府搞计划下指标,现在大多数计划取消了,但很多审批事项并未相应取消,“越位”的管理体制和权力仍保留着。更关键的是,如李克强一再指出,一些政府部门的观念并未相应转变,仍停留在“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阶段。

“放管服”看似新词,其内在逻辑与30多年来的改革路径一脉相承,就是要将政府职能从适应“计划”那一套,逐步转变为适应“市场”这一套,使各种越位、缺位、错位切实“归位”:政府从以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监督管理为主。孔子有言,“政”须“正”,在其位而谋其事。

第二“革”,实质上革的是政府权力所衍生的“不当利益”。总理在会上说得很形象,“一些部门和单位的一支笔、一个章掌管着很多企业、项目的生杀大权”。如此大的审批权力,滋生寻租空间和腐败土壤,自不足为奇。围绕审批难免还会派生出各种中介服务,形成复杂的利益链条,由此就会产生不合理利益乃至非法利益。

以此观之,“放管服”改革乃是釜底抽薪之举。与其煞费苦心地想着怎么规范审批发证、防止权力寻租,不如直接“减”掉本就不该发的证、“放”掉本就不该有的权。当然,这必然就会直接触及相关部门手中的权力和利益,这是“割肉”。难矣。然而要解除市场之苦,唯有此举,也从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第三“革”,实质上革的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陈旧方式”。许多部门为人所熟悉的工作“画风”是这样的:官员甚至很多普通办事人员,端坐办公室里,等人上门忙审批。这也就是总理所说的与审批发证相伴的“看家本领”。一直以来所谓“拜庙门”等戏谑之语,实际上都是企业和群众无奈的抱怨。

“放管服”改革就是要变这种“画风”。总理为什么最近再三提及去年发改委等查处“地条钢”的这件事,就是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宏观部门传统的工作“画风”。它也证明,宏观部门搞事中事后监管可以更有为。

改革之事,有破有立。“革”这三点,即是“破”三弊。唯如此,方能“立”起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陈翰咏)

来源:中国政府网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7-06-20/39698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改革  管服  审批  政府  总理  就是  发证  李克
部门  权力  企业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