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侧记 |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 世界的目光,从未像这一天这样,聚焦在中国的苏北。 2018年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这是我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今年的中国主场,在徐州。 在世界版图上,徐州是怎样的存在? 曾经,这里寂寂无闻。黑色的煤,灰色的天,仿佛一块褪色的斑点,地球的伤疤。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春风,让这片沉寂的土地闻到了春的气息。经年累月,艰难转型,多少壮士断腕的苦与痛,多少荒山造绿的泪与汗,在一代代徐州人的拼搏与奋斗中,凝聚为这一刻的辉煌蝶变。 这一天,在世界版图上,从此多了一个崭新的绿色坐标。 这一天,我们以“联合国人居奖”获得者的身份,向全球城市发出了“徐州倡议”—— 汇集全球经验,凝聚各国智慧,徐州愿与世界携手,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共同愿景! 一 曾经,徐州奏响激昂的进行曲,吹响了生态绿色发展的“冲锋号” 在过去4年里,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分别落在上海(2次)、厦门和广州。今年,中国主场选择了徐州。 徐州的魅力,来自“转型”的力量。 作为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徐州曾欠下严重的“生态账”,留下了遍地“伤疤”。近年来,徐州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之路,大力推进产业、城市、生态“三大转型”,从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园林绿化、住房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的振兴转型之路。 今年,徐州作为全球唯一城市获奖者,摘取了“联合国人居奖”的桂冠。10月31日,这块千里迢迢从肯尼亚带回的奖牌,这份凝聚着几代人智慧与汗水的荣誉,在1000万徐州人民期待的目光中,正式揭牌亮相。 正如一位与会专家所言,联合国人居奖,看重的不仅是徐州生态环境的现状,更是徐州在生态建设和城市转型中产生的巨大变化。这种由“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生态蝶变,是徐州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也是徐州城市发展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所在。 徐州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中国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徐州的成果,也为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如何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了新的样本。 二 今日,徐州奏响优美的圆舞曲,向世界发出“徐州倡议” 让世界瞩目的“徐州经验”,究竟蕴含了怎样一种人类为实现和谐发展而创造的智慧和力量? 市委书记周铁根在致辞中将其总结为五点: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境界,坚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检验发展成果,坚持立足自身实际开辟发展路径,坚持抢抓重大机遇增添发展动力,坚持久久为功厚植发展优势。 “徐州的实践、徐州的经验就是今天世界城市日主题‘生态城市 绿色发展’的生动典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说,徐州的经验可复制、可借鉴,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就在10月31日这天,这份经验浓缩为一纸《城市绿色发展徐州倡议》。站在世界舞台中心的徐州,向全世界的城市发出了绿色发展的号召—— 我们倡议,所有的城市,应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携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倡议,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当着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将包袱当作资源来转化,把“生态疮疤”打造成为“城市亮点”; 我们倡议,每一个城市,应当准确把握自身发展阶段性特征,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探索城市转型之路。 “徐州的经验向我们展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发展的一种新途径,而这种根据时代和环境不断调整、改变、适应的韧性,正是近年来我们大力提倡的一种城市发展能力。”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特别代表姆西西说:“我们期待与徐州更紧密的合作,也期待将你们的知识与经验推广到全球其他城市。” 三 未来,徐州还将与中国、与世界同步,奏响绿色发展的交响乐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对徐州而言,世界城市日主场活动的举办,是这座城市数十年艰辛转型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提升发展水平、积蓄智慧力量的全新开始。 这一天,300多位来自住建部、联合国人居署、部分国家及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国际友好城市、国际组织、国内专业团体和科研机构的嘉宾出席盛会,充分交流和展示世界各地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防灾抗灾、绿色建筑、建设海绵城市、绿色城市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就如何开展城市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国际合作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碰撞观点,交融智慧,分享成果,凝聚共识。 一个华丽转型的徐州,为世界贡献了人居环境改变的“中国样本”; 一个开放创新的徐州,期待与世界携手,共建人类更美好的家园。 从这里启航,我们将加强与各国城市的沟通交流,借鉴吸收先进城市处理发展问题的有益经验,更好地应对城市化的挑战; 从这里启航,我们将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更好地推动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从这里启航,我们还将搭建起一座城市管理者、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之间平等沟通的平台,激发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问题的关注和参与热情,凝聚各方智慧,合力建设一个更好的徐州。 大风起兮。看徐州,明朝风采更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