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让中国“碗”盛更多“河南粮”

 

    正阳县小麦喜获丰收的景象。本报资料图片

 

    上图:方城县券桥镇闻老庄村的农户在采摘辣椒。本报资料图片

    下图:群众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新华社发

 

    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取得新突破。

    ——习近平

    □本报记者方化祎高长岭

    中原大地,暖风习习,万象回春。

    地头垄间,勤劳的农民或耘地除草,或引水灌溉。从黄淮海平原到南阳盆地,绿油油的麦田里,充满了丰收的希望。

    “中原粮仓”基础越夯越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满活力,产业融合春色满园。传统农业大省河南,正阔步走上农业强省之路。

    粮食“压舱石”更稳了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河南地处华夏之中,沃野千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强调,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粮食生产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要常抓不懈。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要重点抓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河南省委、省政府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抓手,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产量高位运行,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藏粮于地”步伐铿锵。我省持续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95个县(市、区)建成6369万亩高标准粮田,总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300亿斤。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已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6163万亩,完成规划任务的96.8%。

    “藏粮于技”持续推进。粮食丰收不仅需要良田,还需要良种和良法。我省不断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去年全省通过国家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93个、占全国的1/10。近年来,一批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主导品种,对我省小麦高产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6%。

    “去年麦收,5月28日开镰,6月8日基本结束,全省8600多万亩小麦仅用12天就收获完毕,创造了我省麦收历史最快的纪录。”河南省农机局局长凌中南说。

    在多年高产稳产基础上,我省粮食生产实现高基点持续推进。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200亿斤,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300亿斤,达到1329.78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10,居全国第二位。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对稳住“三农”、稳住经济大盘,起到了“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

    中原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农者,天下之本也。”连续多年粮食高产稳产,为河南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拓展了空间,筑牢了基础。

    但是,河南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品种不优、品质不高、品牌不响问题明显,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生产迫切需要从单纯追求产量,向稳产提质转变。

    近年来,我省以“四优四化”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在发展“四优”中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作为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优质小麦正成为河南省夏粮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亮点。去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840万亩,较上年增加40%,通过多种渠道产销衔接,订单率达到88.2%。

    “去年我们试种的‘新麦’26是优质强筋小麦,亩产1200多斤,每斤多卖1毛多钱,大家尝到了甜头。”3月1日,尉氏县张市镇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说,习近平总书记5年前视察过的农田里,如今80%都种上了优质专用小麦。

    “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将成为我省优质小麦的发展方向。”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小麦专家郭天财说,去年我省种植的优质小麦中,1000亩以上单品种片区占比90%;6个主导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的80.8%。

    “四优”强力推进,“四化”加速发展,助推农业提质增效。目前,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已发展到1204万亩,优质花生发展到2200万亩,优质林果、肉牛奶牛规模持续扩大,效益持续提升;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28万家,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超过60%;生产设施、过程、监管标准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一半以上;食品工业成为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去年营业收入达188亿元。

    河南“三农”筋骨更壮了

    “农,天下之大业也。”通过农区工业化,农业大省河南培育了一批“响当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建立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实现了大粮仓、大厨房、大餐桌、大战略,促进了农民脱贫增收,正有力推动着乡村产业振兴。

    “大厨房”凸显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优势。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和联合体。

    “大餐桌”显示我省农业坚持市场导向。向国人餐桌提供更多优质肉蛋奶和果蔬,不但让大家吃得饱,还要让大家吃得好、吃得安全。

    “河南造”让国人厨房更为丰盛。以三全、思念等为代表的速冻食品产业,以双汇等为代表的生猪产业,以花花牛、科迪等为代表的奶业产业,以恒都、科尔沁等为代表的肉牛产业,以华英、永达等为代表的肉禽产业,以灵宝苹果、好想你枣业等为代表的特色食品产业,让河南的农产品产业链越拉越长,附加值不断提高。

    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集群销售收入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量的半壁江山,龙头企业与小农户之间建立起各种紧密联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大战略,就是要坚决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子,闯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说,我省今年将深入推进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创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打好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

    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56年前的春天,焦裕禄在这里打响了治理“沙害”的第一枪;5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鼓励村民脱贫致富。当年风沙弥漫的贫困村张庄,不仅如期脱贫,而且建起了种羊繁育基地、采摘园,发展起了红色旅游扶贫项目“梦里张庄”,成了兰考乡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小小张庄村的巨变,是农业大省河南千千万万个村庄发展的缩影。

    广袤的中原,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③5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9-03-08/43394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农业  粮食  产业  生产  优质  小麦  发展  全省
我省  去年  推进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