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补齐短板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以徐工、协鑫为代表的徐州“产业名片”越来越多,一批高端生产要素正加速向徐州集聚。去年,我市成功举办北京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徐州第21届投洽会等重大招商活动,新招引项目70%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产业发展离不开平台载体支撑,如今,徐州围绕主导产业做优做强产业集聚平台、创新平台、开放平台、信息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推动形成支撑更有力的平台体系。
市强县弱、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这是徐州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短板。去年,我市突出抓好年度170项城建重点工程,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全省第一,优质农产品占比全省领先,邳州公共空间治理、睢宁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铜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成为徐州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来激发活力动力,打造新时代徐州高质量发展的“新三驾马车”。“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党政机构改革、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徐工混改、市区农商行改革等工作稳步推进。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供给。
双向开放步伐越来越快。徐州综保区实现封关运营,新沂保税物流中心通过联合验收,中欧班列突破100列,电子口岸、跨境电商等平台平稳运营。去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18.8亿美元、增长13.3%;实现进出口总额785亿元、增长48.9%,其中出口654.3亿元、增长52.8%,增幅全省领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出台“人才新政28条”和“领军人才10条”,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
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不是领导“封”出来的,更不是自己“喊”出来,而是要靠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我市重点围绕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定位”变“地位”,建设让徐州人幸福自豪、令外地人羡慕向往的中心城市,努力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
去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召开,4省10市党政主要负责人齐聚徐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拉开淮海经济区新一轮合作发展帷幕。
增进民生福祉
凸显高质量发展成效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徐州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打好攻坚战补短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去年4月,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徐州拉开大幕。全市上下以“众志成城齐攻坚、不信蓝天唤不回”定力和决心,大力实施“六个专项治理”,强力推进四大传统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去年成为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城市之一。
面对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我市深入实施“六项脱贫举措”,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帮助4210户农村低收入人口改善居住条件,形成睢宁县搬迁扶贫、邳州市公共空间治理、贾汪区旅游富民等有效做法经验,连续两年在全省扶贫开发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去年实现脱贫20.38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146.6%;全市已有60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88.5%。全市256个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达标建设。
对照国际标准、打造全国一流环境,去年6月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吹响了徐州建设全国一流营商环境的号角,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围绕打造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六大环境”,我市制定下发营商环境建设“1+4”配套文件,用3年时间持续推进“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活动,组织开展“八大专项行动”“五查五整改”和“企业服务月”活动,成功入选“中国营商环境优化最佳实践案例”。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实现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叠加效应』
把党的建设成效作为一个板块进行考核,是江苏综合考核的鲜明特色。
去年,我市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16次,市委书记周铁根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先后就党建工作批示50次,常委班子其他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党建工作,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我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3次、获评“全省县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制定出台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十要十不准”规定的《通知》,全市17649个基层支部全部高质量召开组织生活会。
市委常委会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党建综合考核体系,作为市委巡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创新建立“1+5+4”主题宣传工作机制,大力弘扬“淮海战役精神”,深入总结推广“马庄经验”,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贾汪区、邳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别纳入全国、全省试点。
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突出,我市研究制定推动新时代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1+N”文件体系,涌现出马庄村“一强三带”工作法、丰县梁寨镇“走村串户”工作法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党建品牌。创新举办28期“村书记论坛”,实现村书记轮训全覆盖;创新设立“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红领津贴”;成立市彭城先锋党员关爱帮扶基金,累计帮扶5265人、发放资金1148.4万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支持市人大常委会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出台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停车场管理条例、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支持政协开展民主监督。
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我市升级建设“三清示范区”2.0版,在全省首批开展政治生态画像,创新开展市级机关部门党委(党组)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六个一”专题监督活动,创新搭建集决策分析、协同监管、纪委再监督和社会公开等功能为一体的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
徐州创新一系列举措,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真正实现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叠加效应”。
图/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剑 齐浩 孙井贤 陈艳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