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记者从7日在南京举行的全省质量工作会上获悉,江苏省将以“中国质量奖”为抓手打造“质量高峰”,以“江苏精品”认证为抓手构筑“质量高地”,整体推进全省质量提升工程。
江苏省实现中国质量奖
零的突破
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去年11月2日,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江苏阳光集团获得该奖项,实现了我省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扬子江药业等7家企业、泰州市人民政府、南通师范附属小学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总数占全国十分之一。与此同时,在最近一期的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我省位列全国第一。
荣誉的背后,是汗水和努力。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丽芬说,33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依托着“质量、技术、标准”三大创新,才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30多年来,该集团持续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形成有层次、有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撑平均每天50个产品的研发能力,并首创“西装面料的功能整理技术”“可喷淋西服制作技术”“浓黑增深处理技术”等国际领先技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谋划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强省、品牌建设、品质革命等一系列决策部署下,江苏全面纵深推进质量提升工程。
省市场监管局局长朱勤虎介绍,去年推出的“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行动,推动708家企业提升质量效益;联合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启动轨道交通、电梯等13个产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针对72个重点行业、156个重点产品,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提升行动。
质量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去年11月1日,《徐州市质量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质量促进地方性法规。该条例关注产品、工程和服务三大质量领域,注重可操作性。《江苏省质量促进条例》已经被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18—2022年立法调研项目。
“质量”高频词
需落实见效
一度以来,日本的马桶盖和电饭煲、德国的刀和锅等商品被列入“中国大妈”出境游最热衷购买的物品清单。可以说,近年来老百姓对高品质日用品的需求,是对中国制造业最大的推动力之一。
谈发展必谈质量,谈改革必谈质量。“质量”成为高频词后,抓质量提升更需变成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的高频动作。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让江苏制造、江苏建造、江苏服务和江苏品牌成为高质量的鲜明标识,还需要脚踏实地去落实。
在全球2734家“隐形冠军”企业中,制造业强国德国有1307家,占总数的47%。这些企业不仅支撑德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打响“德国制造”这个品牌。数据显示,我省现有市场主体945万户,其中企业327万户,但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企业、拥有发展活力的小微企业集群还不多。去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有37个品牌入选,而江苏仅有恒力集团1个品牌上榜。
攀登“微笑曲线”高端的路,是一段上坡路,更需努力。“推动质量提升,迫切需要我们通过人才吸引、研发投入、工艺提升、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途径,加快实现产品升级和服务提档。”朱勤虎说。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已经迫在眉睫,部分地区走在了前面。南通市副市长徐新民告诉记者,为提升个体商户、小微企业质量,根据南通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政府、高校、企业、协会联合建立家纺“质量合作社”,成员可享受多种福利。合作社已经吸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300多家,个体工商户转企235家、转规模以上企业13家,新增产值12.5亿元,增加就业4200多人。
苏州则创新推出品牌培育梯队模式以及梯队企业信息数据库。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燕说,去年有1273家企业入选培育名单,第一梯队是65家,目标是争创国内国际名牌;第二梯队325家,目标是争创省内名牌;第三梯队883家,这些企业知名度不高,但后劲比较足,目标是争创地方性品牌。在这种模式下,去年第一梯队有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第二梯队有4家企业进入江苏省质量奖现场审核,还有梯队内的企业获得不同等次的奖项或提名。
牵住“牛鼻子”
倒逼企业提升质量
新组建的省级市场监管局,承担着全省宏观质量管理的重要职责。朱勤虎说,省市场监管局内设的质量、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监督职能与质量提升直接关联,同时审批、信用、稽查等职能也与质量提升有密切联系。“‘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是当前的新体制,我们既要守住质量安全的底线,又要为质量提升‘拉高线’。”他说。
今年我省将以争创“中国质量奖”为抓手,打造“质量高峰”,引领更多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以“江苏精品”认证为抓手,构筑“质量高地”,培育一批“江苏精品”品牌企业,使“江苏精品”在消费者中记得住、传得开、卖得好,成为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金字招牌”。
苏州先行尝试品质认证工作,以丝绸、电梯产业为例,质量提升行动使苏州丝绸制品合格率提升至94.74%,电梯零部件合格率提升至100%。同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其他行业和产品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朱勤虎告诉记者,我省已经停止名牌评选活动,政府不再为企业背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品牌战略,而是要创新方式方法,寻找到既符合市场规律、又得到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发展战略。”我省将在培育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物联网、节能环保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上,推进全省100个行业、300个产品和600家企业质量提升。同时,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四个一”质量提升工程,“一品一策”“一业一策”,对影响重点产业和优势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和主要环节,开展质量会诊,努力攻克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
企业,是产品质量的主体。质量能不能做好,关键在人和制度。朱勤虎说,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从源头上提高质量水平。“一手培优扶强,一手打假治劣。”他说,要牵住质量诚信这个“牛鼻子”,倒逼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赵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