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安徽:情系百姓冷暖 建设和谐家园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安徽省深入推进民政工作改革创新,拧紧民生“安全阀”,交出暖心“成绩单”。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低保、五保等救助水平大幅提升,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显著增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保基本、兜底线的制度,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在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交出温暖人心的民生成绩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社会救助 守护民生底线

  铜陵市铜官区官塘社区居民小苏,不久前因身患重病,面临大额医疗费支出,家庭经济状况不堪重负。面对突发困难,民政部门为小苏办理了临时救助,给予2万元救助金,缓解了小苏的燃眉之急。

  以解决群众急难为目标的临时救助制度,给社会救助体系增添了弹性。近年来,我省拓展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就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及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出台政策规定,逐步建立系统、全面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各项社会救助标准同步增长。 2012年以来,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66%和180%,211万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36.9万人被纳入五保供养体系,实施医疗救助2100万人次、临时救助78万户次,及时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73.5万人次,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有力妥善安排,孤儿养育保障标准大幅提升。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兜底保障。

  在救助标准提升的同时,救助机制也更加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和“救急难”发现机制的建立,使受助对象更加及时、便利地获得救助。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的完善,提升了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我省还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将相关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为社会救助体系安装主动调节装置,从而更具弹性和适应性。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我省基本形成体系完善、机制健全的社会救助新格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更加坚实牢靠,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

  健全体系 保障老有所养

  室外鸟鸣绿树、鱼游碧水,室内宽敞明亮,地板、台阶、洗浴设备等都针对老年人特点作出特别设计。位于阜阳市颍州区的阜阳市老年公寓,采取公建民营模式,有效提升运营服务水平,成为500多位老人安度晚年的温馨家园。

  为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能力提升,加快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机构总数达到2492家、床位30.1万张。对社会办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运营补贴、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等扶持政策。目前全省共有社会办养老机构845家,床位总数达到11万张。医养结合方面,全省有678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养签约的养老机构达到607家。各类医疗机构举办的养老机构、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的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享受与民办养老机构相同的扶持优惠政策。

  社区居家养老和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正在补齐。在城市,以老年人需求评估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打造2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农村,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高龄、留守、不能自理老年人探视走访,搭建农村失能老年人集中住养和照料护理网络。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列入省政府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和民生工程实施内容,2018年底,全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总面积达到162万平方米。

  增加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实践,正给老年人带来更加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

  创新治理 激发社会活力

  合肥市蜀山区合作化南路社区省一建小区停车位紧张,邻里之间为停车问题不时发生矛盾。不久前,社区党委通过居民议事平台“周末议事厅”,召集居民代表共同协商,确定了解决“停车难”的方案,并制定停车规范,约束不文明停车行为。如今,小区“停车难”得到很大缓解,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为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省启动两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民主协商深入人心、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效果显著,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全省行政村中农村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正常运转率超过90%,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硬件达到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标准以上超50%。

  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帮手”。民政部门持续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投身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18年,共有250余家省级社会组织通过不同形式参与脱贫攻坚,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00余个,结对帮扶贫困村130个,投入资金超过2.7亿元,受益对象超过20万人,在扶贫扶志扶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培育扶持与加强监管并重,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启动并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任务,省级共有161家行业协会商会与其主管单位实现人员、职能、资产等分离和规范。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2018年以来各级行业协会商会累计主动减免会费近千万元。

  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激发共建共享活力。体制机制的创新、治理方式的转变,带来基层群众自治水平的提升,促进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汇聚起更加磅礴的动力。


【专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原标题:情系百姓冷暖 建设和谐家园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9-05-30/43597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