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以“两包三单六贯通”为建设路径,实行医保基金打包、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医共体内部人财物统一调配
5月28日,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意见。今年,我省在37个县(市)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0年,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市)全覆盖,建立防病就医新秩序,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共同提升。
意见提出目标,到2020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责权一致的引导机制趋于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建立,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外住院人次占比比2018年下降2个百分点,全省县域内就诊率(住院)达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
县域医共体建设,即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医疗服务共同体,实行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紧密型”,则体现在牵头医院对人、财、物的管理上。
“两包三单六贯通”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路径,即实行医保基金打包、基本公共卫生资金打包,建立紧密型利益纽带;建立政府办医责任清单、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清单、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理清各方责任边界;推动医共体内部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补偿政策、双向转诊、公卫服务六个方面上下贯通,最终让老百姓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好处。
根据该意见,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三统一”:人财物等资源三要素统一调配、医疗医保医药等业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运维。医共体内部按照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分级收治,统一运营管理。
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将重构和升级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原标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明年覆盖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