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山大推开“零门槛”转专业 非热门专业成爆款


原标题:山大推开“零门槛”转专业 非热门专业成爆款

◥5月18日,本报走进山大青岛校区,在机器人实验室,学生和家长正好奇地围着机器人NAO拍照。

5月29日,山东大学2019年春季转专业结果公示。2019年4月28日,《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转专业学习管理规定(修订)》(以下简称“规定”)经第5次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规定》明确,山大全日制在校大一、大二本科生,除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按照相关规定不能转入其他专业学习者,其他均可申请转专业。其中一年级转专业一般安排在每年5月进行,二年级安排在每年11月进行。修订后的《规定》放宽了转专业报名条件,取消了学校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这种转专业模式被成为“零门槛”转专业。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山大2017级学生中,已经有一批悄悄试水这种新的转专业模式,53名学生通过“零门槛”方式成功转入其他专业学习。这一次,政策正式在全校范围内推开。

“做出这个选择,是慎重考虑的结果”

5月29日,山东大学2019年春季转专业结果公示,基础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5+3)的潘煜东出现在名单上。他的一志愿录取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天,他期待已久。

潘煜东来自山东日照,2018年高考以理科657分的高分被录取到山东大学临床医学(5+3)专业。这个令许多人艳羡的录取结果,对他而言却是个意外。“这不是我的志愿,是我爸妈的。”

潘煜东告诉记者,从查到录取结果的那一天起,他便绞尽脑汁地想转专业。他转专业的目标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7级秋季转专业政策公布的时候,我看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没说能不能接收医学生,心想坏了,可别不要医学生,就跑到计算机学院当面咨询了彭朝晖副院长。”

山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彭朝晖对潘煜东记忆很是深刻,彭朝晖告诉记者,潘煜东最早找到他时还没到大一学生转专业时间。“这个学生进学校时高考成绩就很好,考进来以后在本专业成绩也不错,排名在25%左右,并不是因为原专业学不下去才想转。”彭朝晖说,当时潘煜东跟他说自己很喜欢计算机专业。

彭朝晖告诉记者,潘煜东在转专业考试中表现十分优秀,“应该是挤时间去自学了编程”。“学习能力这么强的学生,正是我们想要的。”

潘煜东说,他的这次决定是征求了父母的同意的,“尽管他们不是特别情愿。”

得偿所愿的潘煜东告诉记者,眼下正在努力学习原专业课程,确保自己能够“善始善终”。同时,会尽量抽时间“补课”,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山大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告诉记者,他们做过一个统计,山大每年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低于10%,“这中间应该有不少‘潘煜东’。”他说,这也是山大每年拿出大量名额来给学生二次选专业的原因,“让学生的专业选择回归兴趣,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非热门专业成爆款

刘传勇告诉记者,山大这次一共拿出1000个计划用于2018级学生春季“零门槛”转专业,700多人报名,进入公示录取名单的,一共489人,其中一志愿451人,二志愿38人,“说明同学对转专业是有需求的。”

据了解,在实行“零门槛”转专业之前,山大对拟转专业学生的成绩是有排名要求的,“比如年级排名前10%可以免笔试直接进面试;前50%有资格报名参加转专业考试。”不仅如此,学校还会统一组织转专业笔试,理科专业考“数学+英语”,文科类专业考英语等。“零门槛”转专业政策实施后,学校不再限定转出学生排名,也不再组织全校统考。

“零门槛”转专业实施之后,有些结果在预料之中,有些结果又在意料之外。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科实力很强,但本身并不是热门专业,在这次“零门槛”转专业中却成了热门。

山大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萌告诉记者,文学院这次拿出了10个名额接收转专业学生,报名报了60多个,实际参加考试的有52人,是山大实施转专业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我们去年也是拿了10个名额出来,报名人数不到20个。”

王萌告诉记者,文学院这次“零门槛”转专业真正实现了“零门槛”,“我们没有限定申请转入学生的成绩排名。”即便如此,报名的学生还是非常优秀。

记者注意到,这次转入山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来自文科类专业,另外也有来自理工科的专业,比如化学类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等。

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专业火爆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意外成为转专业“爆款”不同,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火爆在意料之中。

记者注意到,公示名单中,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一志愿共85人上榜,二志愿5人,总数是90人。而据记者了解,申请转入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生人数高达165人。其中包括两个专业第一名,两个专业第二名,和13个前所在学院前10名。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王宪华告诉记者,学生们主要是冲着王小云院士这块金字招牌,和学科实力、学科发展前景而来。“转专业报名前,我们院长王小云院士专门从北京坐高铁回来坐宣讲,青岛讲完济南讲。”

王宪华告诉记者,山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成立于2018年10月,中科院院士王小云任院长。“山大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东大学数学系成立密码研究小组。”王宪华表示,山大数学系密码研究小组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奠定了山大在中国密码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地位。2002年山大设立信息安全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重点学科。2015年山大网络空间安全学科首批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也是“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2018年10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成立,开启了这一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与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同样火爆的还有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此外,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排名全国第三的山大数学类专业此次也是转入热门,一志愿拟录取人数达45人之多。

转专业的初衷应是兴趣,而不是为逃离

对于学生的转入或转出,山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彭朝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零门槛”转出代表的是一种资格,但本着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态度,转入专业必须有选拔过程。“比如限定转入条件,本身也是一种选拔。”记者了解到,计算机学院在接收学生时是设定了条件的,“要求学生在原专业成绩排名必须在前50%。”彭朝晖说,设置门槛并不违背学校的“零门槛”原则,“我们希望选进来的学生是优秀的,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学生的自身发展。”

彭朝晖说,有的学生在申请转专业的时候比较盲目,单纯地认为自己喜欢某个专业,而没有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比如他说他喜欢计算机专业,但他只喜欢听课写作业,不喜欢做实验。而计算机属于工科,需要解决工程领域的复杂问题,需要有工程师思维。除了感兴趣,还必须具备好的数学、物理与英语基础,喜欢做实验。只喜欢听课写作业、不喜欢做实验的学生并不适合计算机专业。”

他说,希望学生是因为兴趣而转专业,而不是单纯的为了逃离,他建议学生在转专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山大新闻传播学院此次转专业也设置了“排名前50%”的门槛,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倪万认为,这个排名限定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转专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因为转入成功的学生要面临新老专业的衔接问题。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在原专业考到前50%没有问题。如果连考入前50%的能力都没有,怎么证明你换了专业就一定能学好?”

山大经济学院教学副院长孙淑琴也向记者表示,学生转专业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能力状况和拟转入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比如经济学院的专业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是有要求的。”

“零门槛”转专业,对师资提出更高要求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山大这种“零门槛”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对高校的师资和硬件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首先必须有充足的师资和硬件,让专业容量有足够的伸缩空间。”

业内专家分析说,新高考改革后,学生填报志愿将由原来的“学校+专业”变为“专业+学校”模式。这本身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学校将相同或相似专业“打包”成“大类”招生,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大类”内专业分流和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转专业,乃至山大这样的“零门槛”转专业。

“这种改革赋予了学生更多选择权,让学生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兴趣选专业,对大学而言,也是一种自我革命,就是‘逼’各学院想办法提升学科实力,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专家分析道。但他同时也提醒,“零门槛”转专业的结果会造成强者更强,优势专业会壮大,一部分冷门专业可能会少人问津,甚至面临淘汰出局。

“需要警惕可能因此带来的专业建设失衡。”专家表示,有些冷门专业虽然选择的人不够多,但不代表它没有存在的必要。如何扬长避短,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又能够确保人才培养结构更合理,恐怕是高校下一步所需要思考的。

此外,在实现“零门槛”转专业后,如何判断学生的专业能力是否匹配,如何评估专业调整的实际效果,如何调整师资等等,这些都将是高校所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徐玉芹)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9-06-03/43610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