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机制创新 深化流程再造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王清宪
到北京、上海和雄安新区的学习考察,最大的感触是在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机制上的优化调整,尽可能地释放体制的活力,推动政务资源要素形成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开放协同、利他共生的生态系统。我们每个部门、每个处室、每个岗位,都存在流程再造问题,都要树立系统化、立体化的思维,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性、服务性、高效率的原则,加快探索推进流程再造。同时,及时总结提炼、研究论证,经法定程序,固化为制度规范,有的需要与修订部门单位的“三定”方案相结合。在青岛市级层面,目前正着眼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推进工作流程再造。
一、建立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对重大事项,改变过去按照传统行政层级“由下而上”逐级协调向上推进的工作流程,探索实行“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最大化提高决策效率。在青岛,一件事如果需要局长最终拍板,从一开始就由局长召集相关方面研究决策,由局长分派任务,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推进落实。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的,也直接由局长明确责任主体,抓紧研究论证,限期反馈。处长或中层干部,是工作推进落实的关键部位。我们正在探索建立以组织力、执行力为标准的处长或中层干部评价制度,由服务对象等对处室或科室每一位成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办事效率、业务能力等进行评分,所有成员得分的总和,就是对处长或中层干部的组织力、执行力评价。对得分高的处长、中层干部,予以表彰奖励;对得分低的处长、中层干部,要进行组织力、执行力约谈,直至作出调整。建立“不胜任工作人员池”,对达不到工作要求的处室或科室成员,处长或中层干部可以提出“退人”,安排他们以学习提升、到企业体悟实训等不同形式进行教育培训,视其表现重新安排工作。
二、建立平台法推进“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平台法,就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集聚配置资源、让资源要素发生互动耦合、实现价值倍增的一种市场化机制。有广泛影响力、资源整合能力强的大企业、中介机构和有关会议、展览等,都可以成为平台,都要尽可能做成平台。我们引进一个有行业影响力的大企业,不仅仅是满足于他们到青岛落户一两个大项目,而是尽可能把他们作为一个整合资源的大平台。华为集团来青岛投资,在落户项目的同时,我们还特别委托华为对全市1900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进行整合提升,向他们开放共享云平台,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华为采购链,为青岛信息技术产业赋能。青岛与启迪控股、商汤科技、正和岛、创业黑马等的合作,也都是把他们作为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推动相关产业、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要素在青岛聚合。今年以来,青岛以平台思维举办了一批会议、会展活动,做活做足了发展的乘法。4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了“2019春季央企青岛行”,一次活动就落地项目18个,总投资235亿元。今后每年都会举行“央企青岛行”活动,使之成为实现广大央企与青岛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5月9日,举办了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出台了“青岛创投风投十条”政策及实施细则,截至7月底已吸引97家基金机构注册落地,备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达709.2亿元。青岛每年都将举办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配套发布《全球创投风投行业年度白皮书》,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创业风险投资中心。今年青岛还成功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深圳“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介会、2019正和岛创变者年会、全国科技装备业商会助力青岛行、创意青岛大会、2019青岛·中国财富论坛等活动,通过会前会后的对接和运作,建立了互动的长效机制,有效推动了资源要素在青岛的互动耦合。我们正在对包括这些活动在内的所有来青对接洽谈企业和企业家,进行信息梳理归集,向全社会开放共享。
三、建立激发企业家创意创新机制。企业和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最了解市场、最关注趋势、最了解技术、最了解企业的上下游产业。谋划产业发展,制定经济政策,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想象力、创新力。青岛正在探索建立激发企业家创意创新的机制,鼓励具有行业影响力、规模引领力、市场话语权的大企业,围绕本领域提出集聚资源要素、推动集群化发展的创意和想法,列出需要政府提供的政策、服务、支持等,然后由政府组织第三方机构进行综合论证。对经论证可行的,政府实行“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精准扶持。政府在帮助企业和企业家实现创意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四、建立重大决策公开答辩机制。过去,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往往是少数人研究、少数人决策、少数人知晓、少数人享受政策,没有实现效果最大化。为此,我们探索实行了公共政策制定公开答辩制度,在公共政策制定之初,就让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今年以来,青岛围绕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确立的战略目标,强力发起了15个攻势,并逐一采取公开答辩的方式制定15个攻势的作战方案。答辩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等全部参加,并邀请相关企业家、专家等各界人士参加。答辩时,由各作战方案的分管市领导带领主要实施部门的一把手组成答辩团,公开接受市级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企业、专家的提问,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全程公开,使政策制定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完善提升的过程,确保出台的每一项政策都务实管用,确保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部位都清楚自己在每个攻势中的位置和职责,确保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公开化、透明化,真正实现公共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并且,每年初都要组织对十五大攻势的实施情况进行公开质询,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目前,青岛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公开答辩的方式制定政策,这将成为青岛各类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常态。
五、建立促进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工作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最高。政府要充分认识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推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次机构改革,青岛在17个经济管理部门都创新设置了市场配置促进处,目的就是要专门研究政府应如何在尊重市场的前提下发挥作用,把凡是市场能干的一律交给市场;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政府就去培育市场,而不是替代市场;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则要更好地补位,发挥好政府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明确提出,尊重企业家就是尊重市场,围绕企业和企业家转就是围绕市场转。为此,青岛还在构建一种机制,就是对重点发展的行业,鼓励引导成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协会、商会,邀请他们的主要负责人列席党委政府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给予等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发言权;给他们专门设置收发文“户头”,让他们及时看到有关政策文件;以微信群等不同方式,建立重点企业负责人与市领导“直通车”制度,构建政企之间真正开阔畅通的“绿色通道”。
六、建立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政策落实机制。政府是公共管理部门,政府制定的政策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制定了政策如果不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侵害了公共利益。青岛正在创新公共政策兑现落实机制,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政策落实。专门出台了《青岛市关于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落实的实施意见(试行)》,政府向以律师事务所为代表的法律中介机构购买服务,面向企业进行政策的宣传解读、适用咨询、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权益维护,督促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职,促进各项政策落地。目前,已从全国范围内选择5家业内影响力大的律师事务所,在部分区市开展试点。围绕公共政策兑现落实的效果,正在探索设立企业家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数,定期邀请一定数量的企业家对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直接与单位考核奖惩挂钩,倒逼政策落实。
七、建立协同监督推进工作落实机制。注重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市人大、市政协组成100余个工作小分队,深入到现场一线跟踪调研督导,开展工作质询,推动工作落实。在青岛日报和青岛广播电视台专门开设舆论监督栏目,持续播发曝光报道,对曝光的问题,有关方面负责人要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及时解决。对在监督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纪委及时跟进,以强有力的协同监督倒逼工作落实。青岛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协同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工作办法》,探索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政务监督与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各监督渠道线索的统一移送、反馈、通报等机制,实现各方面监督渠道的有机联动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