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山东机构改革落实落地成效明显

不仅“改头换面”更是“脱胎换骨”


原标题:山东机构改革落实落地成效明显 不仅“改头换面”更是“脱胎换骨”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集中行动。

2018年以来,山东作为全国第一批推进地方机构改革的省份,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把机构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统筹谋划,周密组织实施。省委书记刘家义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当好“施工队长”,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化地方机构改革协调小组会议、编委会议,研究审议改革方案,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旗帜鲜明讲政治,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改革工作,狠抓任务落实,按期完成了省市县机构改革任务,初步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

“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机构改革中,“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我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这次改革首要任务,完成了党的纪检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调整设立了各级党委有关议事协调机构,切实加强党对深化改革、依法治省、军民融合、农业农村、退役军人事务等重大工作的领导。充实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职责配置,将各级机构编制、公务员管理、新闻出版和电影、民族宗教等工作,归口党委职能部门统一协调管理。完善部门党组织决策机制,加强专职党务干部领导职数和编制配备,充实工作力量。

省委农业农村委强化统筹协调,整合了原来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涉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职责,集中优势资源设立了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1705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委宣传部统一管理和负责新闻宣传、出版、电影、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了《沂蒙山》《乳娘》等精品力作,有力推动了我省宣传文化事业创新性发展。

据省委编办负责同志介绍,这次机构改革最鲜明的特点和最大的成果,就是进一步理顺了党政部门关系,增强了党的领导力,提高了政府执行力,党领导一切工作的体制优势更加彰显。

全面清理规范

“不打折扣、不留尾巴”

各级机构设置实现整体性重构

这次机构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效果之扎实前所未有。一组数据,形象展现出这场改革的态势:

——严格落实中央“规定动作”,在中央规定的各级党政机构限额内,省市县党政主要机构设置与中央保持基本对应。

省委、省政府共设机构60个,其中新组建和重新组建机构23个,调整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和职责机构19个。市级层面,济南设置党政机构54个、青岛设置53个;淄博、烟台、潍坊、临沂4市设置50个,其他10市设置47个。

——严格落实中央改革要求,对不规范设置的机构一次清理到位,不讲条件、不搞变通、不留尾巴,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全面清理撤并各级限额外行政机构,省级撤销22个,市县共计撤销3094个。全面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根除了“事业局”,省级撤销厅级事业单位11个,市级撤销副处级以上事业单位308个,县级撤销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1509个。精简各级各类议事协调机构。结合机构整合相应调整和规范领导职数,改革后,省级共计减少厅级领导职数76名、处级领导职数246名;市县共计减少处级领导职数1643名。

——同步推进涉改事业单位调整,同质同类单位予以整合,省市县共收回事业编制1.9万余名,重点保障基层一线和民生领域。如设立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乡镇、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确保把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许多省直部门和市县党委、政府负责人表示,“这次机构清理规范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之前没有想到的,真正体现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精神。”

因地制宜突出“山东特色”

保障重点领域事业发展

在中央改革大框架下,我省坚持从省情出发,聚焦省委八大发展战略等中心工作,因地制宜设置机构和配置职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围绕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在省发改委和16市发改委均加挂了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牌子,统筹集聚各方面资源,大力发展“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实施经略海洋战略,组建了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和省海洋局,7个沿海市设置海洋发展机构,集中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为推进“数字山东”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我省新组建了省大数据局、10个市设置大数据局。

改善营商环境是当前山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机构改革上山东也是“大手笔”——在16个市、136个县(市、区)和30个市属省级以上开发区共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是山东第一家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局。改革后,市级行政审批机构由原来的27个归并为1个,审批科室由112个减少为6个,审批人员由379名精简为61名,构建简约高效便民的行政审批服务新格局。今年1-5月份,办理各类业务14万件,是去年同期的20倍,按时办结率达到100%。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

政府效率效能大幅提升

机构改革,不只是“物理整合”,更要在职能整合、人员融合上发生“化学反应”。

去年10月份,省医保局挂牌成立,统一管理全省医疗保障工作。原来医疗价格、招采、支付等职能分散,如今协调配套、有机整合,为“三医联动”改革注入强大动力。最近省医保局正加快推进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启动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工作,此举将大幅挤压医用耗材价格水分,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按照一类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我省对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商务等方面的职责进行了大幅调整优化。同时,结合制定部门“三定”规定,对环保、应急、市场监管、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等40余项涉及多部门的事项逐一明确职责边界,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

省市场监管局通过机构改革,将市场监管5家机构、7项职责进行了整合和优化,真正体现了大市场、大统筹、大监管,由原来的“九龙治水”变成了“一支队伍管市场”。省生态环境厅把原来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职责统一了起来,打通了地上与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产生了聚合效应。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改革的“试金石”。这次改革,聚焦基层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改革和完善基层管理体制,推进流程再造,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便捷、更周到的服务。

编制公布了省市县三级“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开通省级政务服务大厅,在全国叫响了放管服改革的山东品牌。在全省81个县(市)推进市县同权,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全面推进规范“属地管理”,编制公布了县乡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建立“乡呼县应、上下联动”机制,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各级共调剂1232名行政编制、14329名事业编制,减上补下,充实了乡镇力量。(张春晓 徐少华 陈璐)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9-08-29/43835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