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共保联治,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

  航拍的新安江歙县雄村段风景。两岸青山翠绿、江水清清,徽派民居点缀其间,徽杭高速和皖浙一号风景道沿江而过,宛如人间仙境。 (资料图片) 安徽日报记者 潘成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衡量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区域带动和示范作用,生态环境一体化是题中应有之义。

  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安徽如何与沪苏浙一道共保联治生态环境?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和专家。

  共筑生态屏障,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规划纲要》提出,共同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修复,确保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保护好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生命线;强化省际统筹,加强森林、河湖、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以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浙西-浙南山区为重点,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等。

  “《规划纲要》从制度顶层规定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深绿色’特质。 ”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任雪萍表示,生态屏障的构筑既为发展设定了绿色底色,也为发展规定了不可逾越的生态红线。相关地方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将环境与经济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性思考,强化区域共保联治,共同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

小天鹅在池州市平天湖湿地中游弋。安徽日报通讯员 左泽川 摄

  为把好山好水保护好,我省近年来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改革,在全省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林长制、河长制体系,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以河长制促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管理保护目标。去年起,我省把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列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今年4月开展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并拓展到全省范围,聚焦“23+N”突出环境问题,实施一大批重大生态项目和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在林长制、河长制、“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推动下,我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区域统筹、综合治理,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人士表示,当前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从“蓝图”转为“施工图”的重要阶段,我省将以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绿色发展样板区为目标,在建设绿色生态屏障、高标准防治重点领域污染、健全更加紧密联防联控体系等方面,谋划出台可操作性举措,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培育上争当样板。

  共护碧水蓝天,协同防治重点领域污染

  空气流动性强,大气污染治理,靠一个地方“单打”不行,要奏响“协奏曲”。大江大河跨省贯通,下游治理,上游污染也不行。打造绿色美丽长三角,要一体化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方能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百姓享有更多青山碧水的美丽、蓝天白云的幸福。

  《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环境协同防治,推动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建立长江、淮河等干流跨省联防联控机制,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协作;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切实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加强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统一固废危废防治标准,建立联防联治机制,提高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水平。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黄尾镇,植被茂密,林业资源丰富多样。 (资料图片)安徽日报记者 程兆 摄

  今年以来,一市三省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协作机制建设,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签订跨界水域联防联控协议29份、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等。今年前10个月,长三角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333条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0%以上。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是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绿色保证。 ”任雪萍认为,生态环境没有绝对的物理边界,空气、河流、森林等生态要素均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共保联治才能实现管理的系统效应。一市三省已然摸索出许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灵丹妙法”,日益显现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多方多维度共赢的良好局面。但一市三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不平衡性,建议在共保联治中实现高站位,祛除单纯的经济思维,体现一体化。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协作重点任务,抓好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落实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加强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共同完成2019年至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联合做好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联动;以临界地区省级以下生态环境协作机制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互督互学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固废一体化联防联控,推动建立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体系,健全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控机制。

  共下“一盘棋”,健全完善联防联控体系

  地缘相近、水气相连,一市三省在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中,要完善机制,统一标准,做好“联”字文章,共下“一盘棋”,共建共享绿色美丽长三角。

  《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在总结新安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健全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机制,强化源头防控,加大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提升区域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细化、一体化水平。

12月2日,庐江县白湖镇杭头村拍摄的生态水网景观。安徽日报通讯员 王闽 摄

  今年以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部门加强污染源头治理,在智慧监管体系和环境标准对接等方面下大气力。治理体系方面,长三角区域城市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向精细化管理、科技化支撑、精准化治理转变。我省建成投运全省生态环境大数据资源中心,加强智慧监管,实现水、气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络可视化和数据分析。标准一体化方面,长三角开展环境标准一体化研讨和区域环境标准建设规划调研,召开生态环境标准一体化座谈会,目前已形成一体化标准研究的可行性标准目录清单。深化协作机制上,今年5月,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八次工作会议和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五次工作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会议聚焦区域污染防治重点难点,明确了今年生态环境协作重点任务,一市三省政府联合签署了《长三角临界地区省级以下生态环境协作机制建设备忘录》等,为区域协作进一步夯实基础。

  安徽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辉表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彰显了长三角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创新。一市三省需要进一步探索长三角生态环境规划、标准、监管的一体化与现代化。

  省生态环境厅有关人士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和沪苏浙统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及配套研究,按照规划纲要要求,共同研究长三角生态环境共同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完善区域协作机制,聚焦跨省流域系统治理,加强联合监测、应急联动和协同处置,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记者 夏胜为)

  ·基层连线·

  铜陵市水上交通综合执法大队队长丁琪斌:

  长三角不同流域涉水执法管理部门应从国家战略层面提高站位,统一认识,推动生态环境协同监管。本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可以采取“1+N”模式加强本区域联合执法力度,不同区域相同行业之间要加强跨区域协同执法联动配合,全面覆盖水上综合执法监管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让破坏长三角全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无滋生的土壤和空间。安庆市大观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汪海:

  建议强化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作用,完善共保联治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生态环境网格,统筹产业布局,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的发展格局,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旌德县白地镇人大主席江建兴:

  长三角地区要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水源地、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其他生态空间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本底。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环保管家、中冶华天公司环境所副所长刘昀:

  环境问题具有流域性、区域性特点,《规划纲要》提出共同保护、协同防治、协同监管,推动跨省、跨界共保联治,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企业应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环境下,更加注重保护环境,提升污染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能源清洁化利用能力,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池州九华电厂环保主管韩光磊: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火力发电厂,我们会进一步优化管理、落实责任,充分发挥火电厂高品质除尘、脱硫、脱硝能力的优势,全力打造绿色环保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清洁能源,以更好地履行绿色环保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9-12-05/44041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