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五年内江苏重点建设过江通道13座

过江通道建设直接关系到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国家发改委4月7日发布《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明确要充分利用江上和水下空间,着力推进多功能过江通道建设。根据《规划》,2025年前,除已建成和在建过江通道外,我省要重点建设过江通道13座。到2035年,江苏规划布局过江通道超40座。

科学规划 加密布局

多年来,过江通道建设有力促进了长江南北两岸往来交流,有效支撑了沿江地区发展。但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过江通道规划建设仍存在总量偏少、部分通道负荷较重等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针对上、中、下游不同特点,《规划》提出科学规划过江通道布局,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过江通道研究论证,推进多种方式合并过江,沿江人口、产业密集和港航活动繁忙地区主要采用隧道或一孔跨过通航水域的桥梁形式过江。到2035年,规划布局长江干线过江通道276座,其中四川省45座、重庆市75座、湖北省69座、安徽省32座、江苏省41座、上海市3座、滇川界1座、鄂湘界2座、鄂赣界6座、赣皖界2座。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4座过江通道,包括8座公路桥,1座铁路桥,1座公铁两用桥,2座隧道,2座城市轨道,在保障南北两岸要素流动的同时,过江通道日益拥堵。

此次列入国家规划的过江通道中,与《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2018-2035)》相比,我省新增8座,包括南京地铁17号线过江通道、南京地铁13号线过江通道、南京市域快线18号线过江通道和南京地铁14号线过江通道;扬镇间的金山过江通道、润扬第四过江通道;泰锡间的靖澄过江通道;通苏间的海太过江通道。

记者发现,列入上海的过江通道,名称为北沿江铁路的沪崇线过江通道,名称为S7的S7沪崇高速过江通道以及已建成的崇启大桥,都和江苏有关联。这样算下来,2035年前,江苏的过江通道达44座。

少桥多隧 宜隧则隧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规划项目建设推进中,《规划》明确4个要求:

要最大程度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设运营期间采取规避措施降低不利影响。

要严控防洪河势影响,对于通道密集河段应进行整体防洪影响评价,结合上、中、下游河势情况进行布局建设。

要切实保障航运安全和发展,合理确定桥梁项目通航技术要求,按规定同步建设必要的防船撞安全保障设施,开展桥隧通深度比选,在下游繁忙河段坚持“少桥多隧”“宜隧则隧”原则。南京以下新开工过江通道原则上采用隧道过江形式,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整体效率,形成绿色生态、规模适当、运行高效的过江通道系统。

要集约节约利用通道资源,统筹提升各类资源利用效率,扩大单通道运输能力,统筹做好远期预留,原则上新建过江通道中公路不低于六车道,铁路不低于双线,推进多功能合并过江通道建设,推进各种方式通道建设保持同步。

倒排进度 加快推进

为进一步缓解远距离绕行过江、特大城市和主要城镇化地区过江通道拥堵等问题,《规划》提出,2025年前,在深入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并做好相关规划衔接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满足长江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南北交通运输需求。其中,江苏有13座。

主要包括:锦文路过江通道、南京地铁4号线过江通道、南京市域快速轨道过江通道、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南京七乡河过江通道、龙潭长江大桥、宁仪城际铁路过江通道、润扬第二过江通道、江阴第二过江通道、江阴第三过江通道、张皋过江通道、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和海太过江通道。

未来,南京过江通道将非常密集,南京二桥与三桥之间,今后平均不到2公里就有一处过江通道。已开建的宁淮城际铁路过江问题也已明朗,根据规划,南京上元门过江通道跨江路线为:规划南京至淮安铁路、合肥至南京城际铁路、南京至滁州至蚌埠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铁路隧道。

目前,我省在建过江通道共有8座。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沪通长江大桥、五峰山过江通道和南京长江五桥将于今年通车,相关工期正有序推进。和燕路过江通道2022年建成,建宁西路过江通道、仙新路过江通道2023年建成,龙潭长江大桥和常泰长江大桥2025年建成。

对照2025年发展目标,省交通运输厅正在倒排时序进度,力争规模化开工,全面加快推进过江通道补短板。其中,江阴第二过江通道近期将开工建设。(梅剑飞)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0-04-09/44333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