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要求,以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为抓手,让江苏人居环境美得更有品质、更加令人向往。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城乡发展必然要经历一场蜕变。在蝶化过程中,城市美丽宜居方面有哪些痛点?乡村如何展示“新鱼米之乡”的时代风貌?本报即日起推出“美丽江苏·品质人居”系列报道,以“消除城市宜居痛点”“走进新鱼米之乡”两个篇章,展现广袤城乡生机勃勃的更新与发展。
停车难、老人下楼难、电动车充电难……住宅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欠缺,极大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宜居度。告别大拆大建,通过“绣花功夫”一点一滴提升品质,重塑宜居家园——我省正在进行一场精雕细琢的老旧小区“补短板”行动。
据统计,我省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共10411个,涉及居民302万户。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已改善6274个老旧小区,234.3万户居民迎来面貌一新的居住环境,得以共享城市发展的红利。尚未完成改造的老旧小区,也已直面居住“痛点”,向着美丽宜居迈进。
让“悬空老人”能下楼
每天出门走走,晒晒太阳,看起来很寻常的事,但对一些老人来说却是奢望。“我和老伴都80岁了,腿脚不利索,住在5楼,上下楼很困难。尤其是我去年得了关节炎,下趟楼总疼得厉害。”南京二十八所职工家属小区居民薛成铭说,不过这些不便从去年11月11日开始有所改变。历经大半年协调邻里意见、半年施工建设,楼栋终于成功加装电梯,圆了他多年“电梯梦”。如今,他每天都要下楼活动活动。
数据显示,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20%,增设电梯,是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现实需求。尤其在老旧小区里,有很多“悬空老人”期待像薛成铭一样方便上下楼。9月3日下午,记者在二十八所职工家属小区看到,3栋楼正搭着脚手架,进行电梯安装施工。“目前在建的一部电梯,我们光去年就开了十几次协调会,可喜的是历时3年,居民间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街道苜东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徐璠说,他们社区共有老年人1900人,老年人占比约达25%,老龄化率较高,居民希望增设电梯的呼声很强烈。但建设直达家门的平层入户电梯,牵涉到楼层结构等问题,各方立场不同,需协调很多矛盾。在居民积极牵头,社区、街道和政府部门搭建平台、协调推动下,该小区已有14个单元安装电梯,他们将继续努力推进,让更多老人享受出行便利。
南京摸索总结出一套“业主主导、政府搭台、专业辅导、市场运作”的有效做法,加装电梯的“南京模式”已成为全国多地借鉴的样本。南京市物业指导服务中心统计,截至8月底,南京累计签订2509部电梯安装协议,2227部电梯通过规划部门初审,1509部电梯已办理规划审批手续,1297部电梯已办理施工许可,在建电梯131部,电梯完工1012部。
“见缝插针”增车位
停车难是老旧小区的老大难问题。泰州永兴花园小区建于1998年,居住近6000人,过去停车矛盾突出。小区在出新改造中见缝插针增车位,通过“微整治”“绿改停”等方式,对小区楼栋间的绿地、空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增设1196个停车位。“改造中增设停车位,要求保证小区原有绿化率不变,通常做法是铺植草砖,建生态停车位。”泰州市城管局市容管理处处长荣静说,除了尽可能在小区增设车位外,泰州还利用小区周边地下空间、废旧厂房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库,以缓解停车矛盾。目前该市已建成3处立体停车楼、3座机械停车库,在建停车设施2处,还有2处停车设施待建,合计将增加停车泊位近1000个。
我省各地还通过向外围要空间、共享车位等方式,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8月1日起,苏州桃花坞、石幢、西街3个社区的233位车主完成首批信息登记,购买月票后,每月支付180元,便可24小时将车停入附近桃花坞唐寅故居地下停车场。这主要得益于姑苏区金阊街道想出“共享车位”新法子。苏州市城管局工作人员姜铭介绍,这3个社区共有居民9670户,车位缺口800多个。街道7月初得知辖区共驻共建单位有一批闲置地下停车位,便积极联系对接。最终,企业同意拿出部分内部停车位向居民开放,共享车位近千个,大大缓解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题。
骑电动车出行的居民,最烦心的是充电问题。由于充电桩不足,很多居民只能从高层窗口扔下电线,用“飞线”为电动车充电。说起小区新设的集中充电桩,南京月安花园小区居民陈学建连连说好,“我每天骑电动车出行,小区原来只有20个充电桩,不够用,无奈用‘飞线’充电,现在终于不用自己拉线了。”该社区党委书记殷小娟介绍,7月下旬起,他们大力整治“飞线”,在小区靠近围墙等处增设70个集中充电桩,目前能基本满足居民需求,下一步将继续选址增设充电桩。没有了“飞线”,小区也更“体面”了。记者了解到,南京今年在改造68个老旧小区的同时,逐步推进完成1000组充电桩增设工作,不仅新整治出新的老旧小区将增设充电桩,已出新的老旧小区中也会酌情增设。
合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
尽管老旧小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失等问题,但对生活其中的居民来说,各自面对的居住烦恼又有所不同。有人操心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问题,有人烦心屋顶漏水,还有人揪心无处停车,等等。“解决老旧小区因配套设施欠缺而存在的痛点,观念首先要出新。”在苏州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处处长钱毓静看来,老旧小区首先是居民的小区,痛点有哪些,如何解决痛点,应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变过去自上而下“要我改”为自下而上“我要改”,居民、社会力量、政府三方合力共同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才能形成良好的连锁反应,更能彻底解决居住痛点。
苏州已积极开展合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探索。常熟市甬江西路片区在改造时,居民对屋面翻新改造意愿强烈,由于此项目属于改造“菜单”中的自选清单,最终片区151户居民自行出资269.4万元,补上了家园短板。“居民承担施工材料、人工等费用,政府免费提供脚手架、工程监理、造价控制等服务,既节省了居民经费,又保证了施工质量。”钱毓静说,该地还通过补贴奖励、考核评级等方式,引导供电、供水、弱电等管线单位出资参与提升改造,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参与改造等,增强老旧小区改造自我造血功能。
7月,苏州和中国建设银行签约支持市场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国建设银行将为苏州提供300亿元贷款。南京市物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童声龙说,今年南京每个区将试点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探索新的改造模式、资金筹措方式,一区一策,为明年大规模开展试点工作提供参考性依据。(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