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带状排列的鲁南四市,如何实现一体化

原标题:理上网来丨带状排列的鲁南四市,如何实现一体化

山东“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布局,推动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山东三大经济圈中,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胶东经济圈以青岛为中心,均呈圆-心(或半圆-心)布局。鲁南经济圈则由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组成,四市从西到东成带状排列。

相比于经典的极核式空间结构布局,鲁南经济圈四市的带状排列分布,显然不利于中心城市形成及辐射作用的发挥,也对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构成了较大挑战。

鲁南四市带状分布,客观上不利于要素集聚

中心城市要对所在区域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对其区位最基本的要求是趋中性,即应当尽可能位于所在区域的几何中心。鲁南经济圈的带状形态,使其在趋中性的发展方向上不具有优势,不利于中心城市的形成。

同时,经济圈的构建不仅仅是单纯的空间构架,还需要产生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等持久的经济效益。根据几何形状特点,同等大小的活动范围内,相比于极核式结构的经济圈,带状经济圈会显著增加运输距离总和,从而增加运费成本,阻碍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形成,减少经济效益。

分别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是极核式空间结构的经济圈,而在传统发展过程中,鲁南经济圈四市是两大极核式空间结构的二级或三级辐射圈内的城市。“双循环”背景下,鲁南经济圈如何打破边缘化阻碍,成功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是一个亟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鲁南经济圈人口流出量,在2008年为200万人左右,在2019年约为361.1万人,流出量仍有上升趋势。鲁南经济圈人口的主要流出地是省会、胶东、徐州三大经济圈,同时也存在流向长三角、粤港澳、珠三角的情况。

“双循环”背景下,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会更加明显。人口流出问题,表面看是鲁南四市人口吸引力、要素聚集力不足,深层来看则是城市发展难以享受集聚效应带来的规模效应、专业化分工、学习效应等,难以通过集聚来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融合发展,形成协同集聚的合理空间布局。

深挖潜能,协同发力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业、生态旅游业等

2019年,胶东经济圈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95%,省会经济圈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2.60%,而鲁南经济圈城镇化率仅为54.79%。

从要素流动看,鲁南经济圈存在“人少地多”的禀赋特点。因此,鲁南经济圈应高度重视农村引资,利用“人出来钱进去”的要素流动方式,发展规模化农业、现代化农业。

目前,鲁南四市通过“一村一品”理念打造农产品品牌,各市已经发展出成规模、见收益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但仍存在农产品品牌同质化竞争现象,需要在鲁南经济圈协同一体化发展契机下,整合错位发展;同时,四市应联合加入肉类果蔬追溯系统,建设城市追溯管理平台,形成完善的肉类果蔬追溯机制,让四市特色农业走“有品有质”的发展之路。

鲁南经济圈内矿产资源丰富。从燃料矿产来看,山东省煤矿储量居全国第9位,煤种较全,煤质较优,以气煤、肥煤为主,菏泽、济宁、枣庄三市储量占全省73%。从金属矿产来看,沂源、苍山、东平等地贫铁矿储量占山东省铁矿储量的90%以上。从非金属矿产来看,山东省金刚石储量居全国第2位,主要分布于蒙阴、郯城一带。

鲁南经济圈具有煤炭、铁矿石、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优势,城市经济发展曾依赖于资源型产业。未来,鲁南经济圈走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建立完善促进清洁生产的长效机制,结合不同行业能耗与污染排放特征,出台相应绿色生产标准,倒逼相关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应做好煤、铁、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产业发展文章,延伸资源产业链,有序推进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注重发展资源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例如建材行业,形成资源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聚发展形态,优化城市产业布局。

同时,鲁南经济圈具备培育发展新兴商贸流通业态的潜质。可依托临沂市商贸、物流、仓储优势产业,促进菏泽、济宁、枣庄与临沂商城错位发展,利用电商销售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做好南北肉类果蔬供应,织好鲁南经济圈“绿色供应网络”。重视发展农村物流业,形成村镇物流体系,链接全国商贸流通经济圈。保持与胶州中日韩物流稳定畅通,更好嵌入“一带一路”物流体系。

鲁南经济圈发展旅游业也具有先天优势。《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018-2025年)》提出打造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鲁南经济圈有三个:东方圣地、水浒故里、亲情沂蒙。鲁南经济圈应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继续做大生态旅游文章。

曲阜文化资源主动联动济南、泰安,打造“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纽,做强文化旅游品牌。传统文化旅游品牌与红色旅游品牌相融合,增强品牌效应。开展鲁南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发挥各市特色优势,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菏泽冀鲁豫边革命纪念馆-枣庄铁道游击队遗址-临沂沂蒙革命纪念馆,与红色旅游主线相配合,合理设计观光台儿庄古城、沂蒙山风景区等活动延长旅游线路。鲁南四市以“周末休闲地”为导向,吸引省会、胶东、徐州经济圈城市游客,不断扩大旅游辐射范围。

充分发挥“三圈环抱之地”的区位优势

鲁南经济圈的带状形态,虽然不利于中心城市的形成及其辐射作用的发挥,但四市一体化进程中可以兼顾四市长远利益,集中力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菏泽、济宁、枣庄、临沂,地理位置相邻,生态上休戚相关,四市在发展乡村振兴方面面临同样问题,可以共同发力、联手打造特色农业和农村生态旅游业,将山水林田湖草转化为可价值化生态资源。

同时,鲁南经济圈可借助“三圈环抱之地”的区位形态,加强与省会、胶东、徐州经济圈的联系,左右逢源向外发展。如借力青岛国际客厅优势、省会科技金融力量、徐州淮海区域生态环境等,增强鲁南经济圈商贸流通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说,鲁南经济圈协同一体化发展,首先应找准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区域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四市应通过促进建材业、商贸流通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延长矿产资源产业链,使产业链向高级化、合理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四市应协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农村引资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方式,发展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

其次,增强联系,县域组网。四市应联合发力,各自打造出自身的增长极点,再由点轴形式连接四市,促进四市一体化发展。鲁南经济圈菏泽市(2区7县)、济宁市(2区2市7县)、枣庄市(5区1市)、临沂市(3区9县)共有县(市、区)38个(不包括开发区)。38个县(市、区)可以在点轴区域形态的基础上,主动跨市建设县与县之间的交通网络,形成县域间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人流的空间传输网络。

最后,分工协作,向外拓展。各市应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主动加强与省会、胶东、徐州经济圈的联系。菏泽、济宁主动与省会经济圈组网,济宁、枣庄主动与徐州经济圈组网,枣庄、临沂主动与胶东经济圈组网。通过加强与省会、胶东、徐州经济圈的联系,鲁南经济圈可以在县域间实现更细更密的网状连接和一体化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在与三大经济圈的广泛协作联系中,鲁南经济圈可以借力三大经济圈的发展优势,推动全方位的要素流动、企业合作、产业协作,最终实现自身的一体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杨凤 周泽宇,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1-01-14/44777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