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网(郝中尉 朱继超)近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何品晶教授率领科研团队来到江苏省沛县落实项目成果综合示范县及垃圾分类暨“五网协同”的建设和运行工作,通过商讨座谈,确定项目核心成果“机械式村镇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成套技术”建设工程在沛县落地实施,村镇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发酵技术成果将在沛县率先示范和推广应用。这是沛县创新实践“五网协同”(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公共设施管护、便民服务“市场化运行体系”)的精彩撷影。
2016年,沛县城管局便与何品晶教授结成了“传帮带”的战略伙伴关系。2018年,作为住建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督导专家和项目负责人,何教授通过实地调研,认为沛县具备条件且有能力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专项“村镇生活垃圾高值化利用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装备”项目的成果落地实施任务,因此,将沛县列为全国首例综合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国内首套机械式村镇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装置(1吨/天)已在大屯街道建成,并正常运行,实现了有机生活垃圾清洁燃料化和肥料化应用,至今连续稳定运行了15个月。该设施的沼气产率稳定,沼渣沼液全部用于农作物种植,产品质量普遍高于对照地块,成果已通过权威部门技术验证。与此同时,沛县依托“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示范县的建设,创新并实践了以简易化分类、长效化管理、实用化建设、生态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经济化运营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六化”模式,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覆盖3-4个行政村,服务人口8000-10000人”的标准,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阳光堆肥房39处、厌氧沼气池77处,进一步提升了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设施及运行水平。
下一步,沛县将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示范成果,着力打造“一轴多点”多元化有机易腐垃圾处置利用体系,即以有机垃圾处理中心为轴心,在东部、西部、南部建设多点位机械式村镇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装置,彻底打通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家庭厨余垃圾、畜禽粪便、秸秆等的转化利用“堵点”,推动沛县农村“五网协同”体系市场化高效运行,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难、分类运输体系不完善、分类处理设施不配套、再生资源回收不畅通等问题,切实打通人居环境长效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文/由沛县城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