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十四五”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战略怎么选,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怎么建,让老人病有所医的刚需怎么满足等,回答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的提问。
应对老龄化,江苏“十四五”总体战略怎么选?
“七普”数据显示,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有1850.5万,占常住人口21.84%,与2010年“六普”数据相比,比重上升5.85个百分点。
“十四五”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战略很关键。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桢介绍,总体战略考虑有四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力资源供给水平提升,健全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具体政策和制度供给上,我省已制定相应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通过加强规划支撑,研究编制了我省“十四五”养老服务、健康老龄化、老龄事业等发展规划,把养老服务设施落实到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特别提出“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居住区未达到规划要求的按标准予以补充完善”。在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用地保障、强化财政支持、加强人才供给等方面,我省也将予以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供给。
在政策和制度供给中,财政支持最受关注。“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已累计下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42.2亿元,全省各级财政投入超过154亿元,“十四五”期间投入将继续加大。对今后五年的投入,省财政厅副厅长沈益锋介绍,重点是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创新示范工作,支持实施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支持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方面。今年,省级财政安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以及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安排专项经费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支持开展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专项培训工程。
除了公共的钱袋子,每位老人的钱袋子如何鼓起来也很受关注。现阶段企业退休人员收入主要来源于基本养老金,保障方式比较单一,保障水平总体不高。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是实现更好老有所养的重要途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梅仕城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省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达到61万人,资金规模达到588.51亿元,已位居全国第三。梅仕城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积极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多层次提高退休人员的老有所养水平,引导推动更多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从社区、机构到农村,多层次养老如何构建?
据统计,超过九成老年人选择期望的养老方式时首选居家养老。但随着少子化和高龄化趋势,居家养老面临诸多挑战。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坦言,居家养老虽有很多优势,但在享受专业化养老、参与大型群体性活动等方面还有不足,“所以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贯通,尤其是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功能建强,使它成为机构和居家养老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到去年底,我省已建成200平方米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82万个,9个设区市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优秀试点城市,建成了589家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7000多家老年人助餐点。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去年已完成3万户,“十四五”期间力争完成10万户以上。吕德明表示,接下来我省将强化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建设,努力构建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同时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为老人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并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等新模式,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的优势,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同时进一步开拓虚拟养老院等服务资源。
机构养老是保障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方式。目前我省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有133万,但当前普惠型养老机构床位仍“一床难求”,市场化、收费高的养老机构床位相对又供大于求。吕德明证实,确有这样“冰火两重天”的情况,“高价位的养老床位空置率相对比较高,长远来说会影响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民政部门拟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城乡特困对象、低保家庭、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托底提供基本养老服务,同时进一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抓好对养老服务企业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政策,进一步加大普惠性养老床位供给,并推动各类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加强养老服务价格和收费监管,对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并拟进一步引导养老机构控制投资规模、加强市场培育、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实现降本增效。
农村养老是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薄弱一环。吕德明介绍,据不完全统计,我省苏北地区农村常住老年人口比例高出城镇20%以上,农村“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我省围绕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做了一些工作,包括推进养老院升级改造,依托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养老一站式产品,开展农村危旧房改造,但是农村服务短板仍然非常明显。”吕德明介绍,接下来,我省将首先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十四五”期间,每个涉农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乡镇敬老院、乡镇卫生院、村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都在养老服务体系中有自己的定位,全省还将改造提升10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作为省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我省还将加大加快推进城乡之间养老服务资源和要素的流动。目前乡镇敬老院共有床位16.33万张,床位使用率也就在三分之一左右,还有空间鼓励农村敬老院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共建引领提升管理。
健康养老刚需,如何多层次满足?
省卫健委抽样调查显示,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达77.4%,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比例高达85.3%;全省失能、失智老年人超过133万,这意味着健康养老已成为刚需,如何多层次满足养老刚需?
“‘十四五’期间江苏所有设区市都将建有三级老年医院、人口超50万的县区建有二级老年医院、所有县(市、区)建有护理院。”省卫健委副主任邱泽森提供了一组数据:我省已在全国率先出台老年病医院基本标准,采取二级医院转型为主、新建为辅等方式大力发展老年医院,目前已建成二级以上老年医院17家,数量全国最多;建成康复医院108家,占比全国14.5%;建成护理院299家,占全国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65.4%。“通过‘三院一科’建设,全省医疗、康复、护理相互衔接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形成。”邱泽森说。
我省患有三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已达17.7%,但绝大多数综合性医院的诊疗模式是以单一系统疾病诊治为基础的专科医疗模式(如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老年人到医院看病需多次挂号,在不同科室间来回穿梭。对此,全面关注老年人共病和整体功能保护,提供整合型医疗服务的老年医学科就很重要。邱泽森介绍,江苏正采取措施加快该学科建设,今年新增19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被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省财政专门安排老龄健康工程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老年医学建设。另外,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已纳入“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核心指标体系,加强老年医学研究,开展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也已展开。
老年人安养,如何解决长期护理问题是关键之一。目前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已有5年,我省也有6个设区市开展试点,参保群众达到3250万人,有19.8万人享受待遇,累计基金支出达到20.4亿元,年人均基金支出照护费用约7000元。省医保局局长周英介绍,试点有效提供了对重度失能人员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服务,明显提升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逐步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突出问题。“我们希望在‘十四五’期间,在全省面上能够建立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周英说。
□ 本报记者 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