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江苏发力前沿科技创新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加快推动第三代半导体、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新材料、空天与海洋开发、量子科技等发展,抢占发展制高点。

什么是未来产业?其特征是什么?发展未来产业,我省有哪些先发优势?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聚焦上述问题,《科技周刊》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共话未来产业发展。

产业竞争,

未来集中在高端、前沿技术领域

“未来产业发展的特征可概括为四‘新’。”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未来产业的四个特征:一是依托新科技。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并依托于技术之间、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二是引领新需求。未来产业不仅可以更好满足人们现有需求,还将创造新的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三是创造新动力。未来产业将引导市场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聚集,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是拓展新空间。未来产业将帮助我们不断突破认知极限和物理极限,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拓展新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由此可见,未来产业的竞争,将集中在高端、前沿技术领域。从近期各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可以看出,未来产业已成为“十四五”时期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比如,浙江将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超前布局发展量子信息、物联网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安徽将实施“3+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我省则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基因技术、空天与海洋开发、量子科技、氢能与储能等领域,积极开发商业化应用场景,抢占产业竞争发展制高点。

各地纷纷抓紧布局,江苏如何突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说,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布局未来产业,就是要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当关键核心技术等不来、要不来时,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就成了当务之急。江苏要走在全国前列,毫无疑问,就要在这方面思考在前,部署在前,行动在前,加快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近年来,围绕网络通信与安全、材料科学、深海技术科学等优势领域,我省先后布局建设了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和太湖实验室。目前,三大实验室已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科研团队,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平台。今年以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也相继落户江苏……这都为我省发展未来产业赢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布局提速,

未来产业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我省未来产业布局正在提速。今年以来,一批未来网络、新材料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在6月召开的第五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进行了一批框架协议签约,包括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互联网+医疗健康”“5G+AI创新应用”合作课题,紫金山实验室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共建,工业互联网与新型网络技术探索合作等8个项目。现场,总投资154.6亿元的28个重大产业项目进行签约,进一步加速未来网络通信领域人才、资源、产业的集聚。与此同时,紫金山科技城规划战略咨询全球发布。从“实验室”到“科技城”,紫金山科技城将由“南京地标”晋升全球未来网络的“产业地标”,打开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江苏在新材料领域率先发力。“综合国家战略需要、科学前沿、企业需要,同时满足这三方面需求的我们优先立项。”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战略规划部部长李顺峰告诉记者,姑苏实验室与百余家企业深入交流,2020年组织立项企业合作项目29项,目前有24项正在进行中。电子信息领域集中了众多“卡脖子”问题,因此,实验室先行启动了电子信息材料领域的项目研发,占去年项目总数的89%。

发展新材料产业,必须“材料先行,应用带动”。因此实验室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判断电子信息材料是否满足需求,是通过器件性能来体现的,换句话说,一定要做成好用的器件。”李顺峰举例道,量子级联激光器在国际上属于电子信息科技的一个难度很高的前沿领域,国内只有少数研究机构在探索研究,市场上还没有国产产品。“现在企业创新需求很强,对前瞻性的项目很感兴趣,所以我们跟企业合作,希望用两三年的时间加速取得突破,优化材料和结构,做出器件产品。”

高精尖的空天技术如何落地实现产业化?最近,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正紧锣密鼓开展1米级口径系列大型激光雷达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我们的成果曾获2019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已研发成功星地激光通信、星地量子通信、卫星激光测距、高层大气探测等4种应用方向的激光雷达产品,工作平台包括固定式、车载式、船载式3种。”中科天仪科技处处长朱庆生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该项目已达到订制生产能力,正在开展产品定型、量产工艺及可靠性研究,预计在2022年实现产业化生产。而在未来,该产品在全球空间组网6G通信、量子保密通信、卫星精密测轨、卫星导航、临近空间大气条件探测、大气污染物监测等领域,将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构筑平台,

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

业界专家认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需要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积极发挥高校、企业、科技平台等在未来产业的原始创新、产学研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江苏经济发展走在前列,也是全国科教大省,仅南大就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争创国家级科研平台方面,有很好的科研基础。”祝世宁表示,从基础研究开始,到技术开发,再到产业化,其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九个步骤,基础研究可以由高校完成,产业化的主体则是企业,而中间的阶段最为缺失,目前来看,国家级的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产业,我们必须有一个顶层设计,这个平台要由政府主导、科学家团队领衔、同时要结合市场的需求,才能支撑高科技领域产业的未来发展。”祝世宁说,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加快建设省级、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平台,将钱用在刀刃上,汇聚国家顶端人才、知识成果,才能为我们未来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概念和产品。

早在2018年4月,祝世宁团队就在探索实现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可行路径,在南京江北新区创建了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南智光电一端连接南大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究平台,另一端连接高新技术园区,三年来,中红外超晶格激光器、无人机量子网络、超构大视场成像芯片、光谱相机等南大一批优秀技术研究成果在南智光电进行转化,同时也吸引、支持了一批光电类的高科技公司在江北新区落地。

李顺峰表示,姑苏实验室的战略定位是向上对接大学、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向下牵引企业的研发机构,跑好科技创新的“第二棒”。“在上游,大学能产生新的知识理论,我们在其中选择有未来产业潜力的,进行相关的定向基础研究和竞争前技术的研发。”他告诉记者,一些龙头企业的需求,也代表行业最前瞻的思考,在姑苏实验室,企业和实验室各出一半资金,分阶段投入。项目分阶段的里程碑达成后,再继续投入,双方共担风险,共同开发。企业在项目成功完成后的三年内将技术实施到生产和产品中,实验室即将知识产权转给企业,“我们绝不让成果变成‘锁在抽屉里的文件’。”

在朱庆生看来,空天技术的产业化,首先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围绕用户需求开发技术和产品;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紧跟国内外技术发展的趋势,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打造国际领先的技术和工艺;此外,还要重视量产工艺,重视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打造空天科技精品,形成综合竞争优势,从而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抢占行业制高点。

□ 本报记者 蔡姝雯 杨频萍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1-09-08/45073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