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聚力打造“一城两区三基地” | 大宿城:人民城市的建设实践

 民为城本,民心所聚,城必兴焉。

 今年8月,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工学硕士郝治伟回到家乡宿州,成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他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著述论说,是“笑傲”同侪的学术新星。他回到宿州的选择引起极大轰动——宿州在哪里,能让这位“一战封神”的学术“小牛”青睐有加?

 “我觉得这些年家乡变化非常大。本来宿州就具有区位优势,再加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来往很多中心城市都非常方便,所以我相信未来发展一定还有很多想象空间。”郝治伟如是说。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天乱糟糟,晚上黑漆漆”“车上颠簸醒,原来进城了”……曾几何时,宿州人在外地羞于承认自己是宿州人。那时,宿州寂寂无名,没有存在感,似乎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也似乎没有人在意她在哪里、到底怎么样?

 颜值和气质兼修的大宿城

 而今的宿州已旧貌换新颜,一股股蓬勃发展之势扑面而来。体育馆、科技馆、档案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城市规划馆、市立医院、市政务服务中心等“五馆一院一中心”地标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道路纵横交织,公园游园随处可见,老旧小区摇身变为现代化社区,环城河经过改造成为镶嵌在老城区晶莹剔透的“项链”……城市变得宜居宜业,居者更怡心、业者更悦心,城市品质的全方位改善提升让宿州找到了信心。2020年,宿州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以城建带创建、以创建促全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五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贯穿于大宿城建设全过程,作为主题、主线和工作导向,按照“战略眼光、为民情怀、绣花功夫、工匠态度、精品意识、担当精神”的城市建设工作要求,把最优最好的资源留给百姓,让最美最好的环境由市民享用,聚焦城市能级提升、文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改善四大任务,围绕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绿化景观、公共公益四大板块,投资近千亿元,实施650多个项目,统筹推进“路”“水”“园”“房”建设,实现了城市框架持续拓展、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能级持续提升、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城市品质持续提高,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宿州提供坚强保障。

 一座颜值和气质兼修的大宿城,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生活得更舒心、更方便、更美好。

 以路兴城:建设互联互通的畅捷城市

 国庆前夕,好事连连。西外环正式通车,银河一路东延即将竣工。这是宿州人民翘首以盼的喜讯。

 西外环是宿城大外环实现闭环贯通的“最后一环”,全长21.25公里,路面宽44米,总投资15.58亿元。至此,长达61.3公里的大外环全线贯通;外环线内城市用地面积达252平方公里,拉成了大城市的框架。

 西外环

 银河一路东延工程是实现主城区与城东新区无缝对接的高架桥路,全长2.2公里,路面宽66米,总投资13亿元。银河一路西延正在强力推进,拂晓大道至西外环段计划年底前竣工通车。根据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工作安排,银河一路东延二期工程也将在年底前启动建设。待东至东三环、西至宿淮交界处全线建成后,银河一路总通车里程将达22公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宿州第一长街。

 大外环跨京台高速、越京沪铁路、飞架沱河,发展板块连接更加紧密,对接更加顺畅;银河一路东延一桥飞架东西,是东向发展的“龙头”工程,新城、老城辐辏相成,联动发展,各项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这两条民心路双向八车道,是城市快速通道、重大贯通枢纽工程,寄寓着市委、市政府大宿城发展战略的全面通盘考量,以及彻底打破发展“瓶颈”的决心。

 多年来,宿城发展的东西方向分别受到京沪铁路、京台高速的限制,就像一个人的两个肩膀,被死死地卡在了高速和铁路过境线中间的狭长区域。纵是“武林高手”,少了闪转腾挪的场地,也施展不出一身的好本领。劈开枷锁桎梏,打通“任督”二脉,方能龙游大海、鲲跃九天。

 交通,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畅通的血脉,是市场、产业、要素链接的桥梁,也是民情、民意、民心关注的焦点。交通通,则气血通;交通通,则“任督”二脉通,城市的生命活力通。

 从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中借势,在省委皖北振兴中借力,于“一城两区三基地”中深耕细作,宿州交通事业获得大发展,逐步建成主城区“一小时交通圈”。

 以符离生态大道、206国道改线等为代表的重大道路交通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凸显了宿州“四省交界、九州通衢”的区位交通优势,打开了城市南北发展的主通道。以银河一路东延、唐河路东延、纺织路东延、胜利路东延、火车站站前广场、宿州火车站改建“一站三场四路”为代表的“东进、西优”工程,打通京台高速和京沪铁路形成的区隔,形成东西互补、互济、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快速通道。

 宿州站新建站房效果图

 道东地区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短板,是东向发展必须深耕厚植的关键区域。啃下“硬骨头”必须用“铁榔头”。“一站三场四路”涉铁工程总投资50多亿元,沉甸甸的投资形成沉甸甸的重拳,一拳打得局面开,宿州城东变“浦东”。按照“一体建设、统筹推进”原则,宿州火车站改造工程、宿州火车站站前广场工程、胜利路东延工程将于2022年底前同步建成使用,唐河路东延2022年9月底前建成通车,纺织路东延2022年12月底前建成通车。

 几年来,宿城围绕老百姓出行堵、停车难、开车绕等“城市病”,以路点题,顺藤摸瓜,下足“绣花”的功夫,用足“抓铁”的劲头,加密支路网、打通“断头路”、修建停车场,逐步畅通城市“微循环”,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品质。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宿城先后投资近90亿元,建设115条120.8公里“小路”“断路”“支路”,实施城市道路“白改黑”改造200多万平方米,打通城市的堵点和断点,形成与城市主次干道的有效搭接和衔接。在此基础上,好事更好,坚持单建和配建相结合,每年新增停车位8000个左右,主城区建成停车泊位21万余个,智慧停车平台上线试运营,2021年12月份正式向市民开放,有力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和市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改造后的银河一路

 周庄路和薛园路是纵横广源缤纷城安置区与薛园安置区的两条支路。当有人质疑有没有必要在安置区建设通行兼具美化、亮化、绿化的高标准道路时,市里已一锤定音:“最优最美的环境就是留给老百姓享用的,不能因为是安置区就降低了建设标准。不但要马上建设,还要高质量严要求建成精品工程。”如今,两条支路建成投入使用,加之已有的老路网,已形成“三横三纵”的区域加密路网格局。回迁户王大爷开心地说:“道路四通八达,出行舒心又顺心,我们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夜晚降临,周庄路上的明月桥在灯光的掩映下显得格外雅致和美丽,成为周边居民休憩流连之地,也是网红打卡地。

 路在脚下,通向人民的心里。家住港利小区的梁先生对身边的变化有着生动的评价:“以前出门都是绕着走,现在可以‘横’着走,朝哪儿都能走得通。”这种自豪之情就是最好的赞誉。

 以园建城:建设诗意栖居的公园城市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综合公园个数、公园面积、公园绿地面积等因素,在全国主要城市公园数量排行榜中,安徽只有两座城市进入了前100名,其中合肥名列第42位,宿州位居第72位。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意外惊喜。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近年来,宿城坚持“三环链城、四带穿城、五苑抱城、百园融城”的公园建设体系为导向,持续推进公园体系建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园林绿化建设标准,不断提升文化品质内涵和人居环境品质。

 街头游园是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也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发挥着民生幸福的“桥头堡”和“观礼台”的作用。

  文园

 近年来,宿城坚持“三环链城、四带穿城、五苑抱城、百园融城”的公园建设体系为导向,持续推进公园体系建设,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园林绿化建设标准,以“小游园”彰显“大民生”,不断提升公园绿地文化品质内涵和人居环境品质。

 从最开始的三角洲公园,到新汴河景观带、迎宾公园、植物园、方园、乐湖公园、老二中广场游园……宿州铆足了劲建成了118个公园、街头游园和口袋公园,总面积近1000多万平方米,形成“出门见绿,开窗见景”的城市格局,城市变美了、变绿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越来越强。在全国文明城市满意度测评中,百姓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满意度最高。

 新汴河游船码头

 “大椅子”地块在2020年9月拍出了同期楼面的最高价,被称为寸金寸土的黄金地带。周边区域地价一时间水涨船高,一路相隔的东南角地块也早被市场“觊觎”很久,许多开发商都在打听什么时候挂牌出售,起始价大概是多少。翘首以盼的实锤消息是,市委、市政府要在此处建设街头游园。一时间,公众议论纷纷,认为政府损失大了、得不偿失,没有必要在这么好的地块建设公园,可以另选他址。

 市委、市政府的态度是,人民城市就是要为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先决条件。汴北政务广场、方园、奥园、文园、铁路公园等近10个公园都建在黄金地段。政府的出让金少收了,但收获了民心和口碑。

 针对城南片区公园活动场所偏少的实际状况,市委、市政府大手笔拿出坐落于迎宾大道南侧、南二环路北侧、通济二路东侧、陈河以西的成熟地块1号地、2号地和3号地,总计约14.5万平方米,建设包含地下和生态停车场、综合服务中心、健康跑道、多功能篮球场、儿童乐园、休闲驿站等内容的健身娱乐大型公园。目前,2号地已建成;1号地110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已建成,正与3号地同步进行地上景观和配套设施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可建成开放。届时,该公园将成为城南片区标志性民生工程,大大满足附近市民生活、休闲和娱乐需要。

  城南公园效果图

  建新还要改旧,要在城市中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留住市民美好回忆,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宿州二中原址兴建老二中广场,按“一心、一环、两轴、多点”的景观结构布局,主要分为主广场舞台区、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健身广场区、林下广场区、下沉广场区等6大区域。其中,主广场屹立有高13米的主题雕塑(复原),让进园游玩的市民迅速找回美好回忆;雕塑基座LED显示屏在日常和节假日等重要节点播放宿州宣传片,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了解宿州历史文化。大量声光电技术的使用,也让市民在游玩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互动和乐趣。

 “真是没想到,老二中广场会以这种形式重新回到我们身边!真要给政府点个赞!”市民王永萍赞叹道。市民张峰说:“整个广场设计既时尚先进,又保留了很多记忆中的场景!”

 城市在变美,以人为本的工作导向没有变;生活在变美,苦干实干的工作劲头没有变;人民的幸福指数在变,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变。公园一个接着一个建起来,环境越来越美,城市颜值越来越高,市民生活越来越舒心顺心。

 已经建成的乐湖公园是首个以“乐石”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也是城东新区标志性项目,对推动道东棚户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大运河遗址,宿州计划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按照“一核四轴四区”的空间规划,全力打造全长17.6公里继往开来的灿烂文化带、碧水青山的绿色生态带、古韵今风的精品旅游带,重现大运河博物馆、古运飞虹、运河故道、运河书院、非遗合集、活力水岸、文创产业园、古运童趣等“运河八景”的历史遗风。年底前,先行建设京台高速公路至西昌路段,将重启搜寻城市记忆中的文化符号,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

  城在绿中,人在绿中,路在林中,人在园中,人在景中。城市公园已然成为宿州的生活美学,人民的诗意栖居之地。

  以房安城:建设住有优居的宜居城市

  2021年底前,徐庄、风华水岸、老二中、西苑新村、黄庄北、和园、大泽小区、二里庄小区等8个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将建成交付,总计住宅面积164.46万平方米,共13729套,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福地。

 这五年来,棚户区改造区域拆迁建筑密度最高、安置难度最大,既是迎头而上的攻坚期,也是老百姓回迁安置的收获期。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老百姓的居住情况和品质,借用“外脑”聘请专业团队编制《宿州市城镇棚户区改造规划(2016-2020)及三年计划(2018-2020)》,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协调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棚户区改造的补助资金,立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财力和土地供应情况等,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主城区完成征迁超20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棚户区安置房15.68万套。这些安置区建成后,基础设施完善,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等一应俱全,让老城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宿城大泽南路棚户区改造工程

 棚户区改造并不是为了拆迁而拆迁,更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拆迁,而是市委、市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投资建设,改善市民生产生活环境。在棚户区改造中,注重与老旧住宅小区有机更新相衔接,与市容环境整治提升相结合,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配套。建设十小、黄庄、五小、九中、八中等17所中小学,大泽路、人民路4号地、二里庄等36所幼儿园,鹏程、华府春天、康居园等30个菜市场,以及8.28万个停车位等附属基础设施,打造出便民利民的“15分钟生活圈”,让市民公平享受城市发展成果。

 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市民生活的又一项德政工程。这五年,主城区累计投入8亿多元,改造老旧小区312个、建筑面积489.34万平方米,直接惠及群众48934户。老旧小区改造不光看“颜值”,也注重“内涵”,从原先单一的小区内水电路气等基础公共设施设备改造更新,拓展到小区内环境整治及停车、物业管理智慧化等。从项目本身来说,改造不再局限于“小区红线范围内”,而是延伸至小区周边,包括改造完善周边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卫生、养老、托育等服务点,不断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及养老、扶幼、停车、休闲健身等全方位需求,让居民生活更安心、更舒心。

 砀山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今年8月27日,全省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签约和项目发布电视电话会上,宿州校场片区改造一期项目列入签约项目之一。项目占地面积约25公顷,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包含13个城镇老旧小区连片区域整治改造,计划总投资7.2亿元,2022年6月底完成改造任务。按照统一设计、统一风貌、统一实施的原则,该项目以争创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全国示范工程为目标,实施“一廊、三园、四场”、一职高风貌改造、智慧社区建设等内容,改造道路、雨污水、片区建筑立面、街旁绿地、游园广场、滨河绿地空间、运动场地及商服、停车场、立体停车楼、廊桥、智慧社区等,得到所在区域居民的鼎力支持和拥护,建成后又将成为新的口碑工程和民心工程。

 小街小巷是城市的记忆,蕴蓄着城市的人情味和温度。城市的角角落落都应该成为城市的风景。五年来,宿城全力推进小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工程,先后实施农科路、大泽路、中山街等10多条街巷改造,曾经破旧暗淡的小街巷变了样,不仅“绿了”、“亮了”而且也“美了”。

 以水营城:建设生态文明的亲水城市

 宿城因河而生,逐水而建。

 三八沟、三八河及宿蒙大沟是宿城三条重要的穿城河道,也是城区重要的行洪河道。由于历史原因,附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淤泥无法清理,污染严重,河道功能逐渐退化,成了困扰居民生活的黑水河、“龙须沟”。

 “黑臭水体治理,涉及几十年堆积而成的顽症,要彻底根除,难度可想而知。”市城管局设施建设科科长彭林说。再难也挡不住市委、市政府为民的决心。唯向难处攻方显初心,唯向难处为方是使命。

  治理后的三八沟水清岸绿

 “龙须沟”必须变成清水河。市城乡建设指挥部把黑臭水体整治列入城乡重点工程计划,成立工作专班,开展专项调度。经过两年的建设,昔日的臭水沟变成城市公园,原来的城市河道堵点痛点变成居民休闲娱乐亲水的河道和浅滩,河道补水口变成居民摄影的假山和瀑布,污水厂的尾水变成透明度达2米的再生水,同时将黑臭水体整治纳入河道智慧管控管理。现在的三八沟,水动、岸绿、景美,成为市民出行出游的首选,受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三角洲公园和新汴河景观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秉持新发展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工程化手段,水岸同治、水陆同治,截污、控污、减污、清污、治污,探索出一条黑臭水体治理的“宿州模式”。

 ——实施中水补给建设。实施城南再生水厂10万吨二期扩建项目,再生水厂日处理能力达16万吨,每年补给河道水量达3000万立方米,不断增强水源补给能力。

 ——实施生态公园建设。规划建设16万平方米三八河生态公园和沱北生态公园,引入再生水,形成水景观,通过浅表径流、过滤沉淀、深度净化后流入河道,滋补涵养河道水源。

 ——实施水生态建设。增设126台增氧曝气装置、种植150万株水生植物、放养10余种水生动物,构建完整食物链、生物链,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同时,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究再造水生态系统,初步成果日益彰显。

 ——实施绿地景观建设。运用海绵理念,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减少水体面源污染和初期雨水污染。按照“有水必有路,有路必须通”原则,实施城区水系贯通项目建设。截至目前,沿河新建15个游园、100万平方米绿地,生态驳岸80公里,绿道贯通74公里。

 通过聚焦河道水生态,完善系统全链条,打造沿河两岸景观,昔日的黑臭水体已成为市民休养生息区和生活休闲综合体。戚家沟变成了生态长廊,环城河和三八河水系贯通成为穿城而过的“玉带”……2018年,宿州荣获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19年,主城区12条黑臭水体全部通过省住建厅和生态环境厅的联合验收,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

 宿城戚家沟公园

 “整治结果来之不易,要实现长久的水清岸绿,还得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宿城建立完善智慧平台,通过集中管理、分散控制、数据共享,实现全河道、全流域运行监管、生产调度、水质检测、保洁维护等在线监控。

 与此同时,通过海绵城市、城区水系贯通项目建设,宿城还实现了城市内涝的有效治理,基本告别了“城市看海”现象。

 启航新征程,奋进当有为。

 市第六次党代会擘画出“打造‘一城两区三基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的宏伟蓝图,大美宿州之主城区建设赋予了更大机遇、更大责任、更大舞台。市城乡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表示,实现跨越赶超的目标,要进一步按照“建新改旧、补短强弱、智慧赋能、等高融入”城市建设思路,落实“大宿城”发展战略,扮靓扮美主城区,聚焦“一主两星”空间结构,围绕“东进、北扩、南展、西优”的发展格局,统筹推动老城区与城东新区、汴北新区和城南新区等功能片区联动发展,依托城市东进、北扩的“L”型发展主轴,打造符离片区、宿马园区2个城市副中心,进一步聚优要素、增强容量,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将我市打造为皖苏鲁豫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

 心灵归宿,幸福之州!宿州,一座人民向往的美好城市。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1-10-08/45103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