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1月3日电(陈浩)日前,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安徽已全面启动“亩均效益论英雄”改革工作。据悉,安徽将对规上和占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实施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分类精准施策,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亩产’本是农业术语,这一概念被引入到工业,是为了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据安徽省经信厅副厅长柯文斌介绍,“亩均效益论英雄”改革源起浙江,2017年以来,江苏、山东等近10省市也相继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安徽省马鞍山、宣城等市也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
柯文斌表示,近年来,安徽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规模、速度、质效全面提升,但仍存在市场激励不足、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转型升级发展不快等问题。“‘亩均效益论英雄’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的。”
据了解,改革实施过程中,安徽采取“共性指标+自选指标”设置方式:对规上工业企业,以亩均技改投资、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为主要指标,兼顾亩均新建项目投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指标;对占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以亩均税收为主。
注重“评”“用”结合,是此番改革的一大亮点。安徽将依据评价得分把企业划分为A(优先发展类)、B(鼓励提升类)、C(规范转型类)、D(调控帮扶类)四类,并分类精准施策。其中明确,对A类企业正向激励,从项目资金申报、评先评优、荣誉称号认定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方面优先配置。
据悉,改革将分“三步走”:第一阶段探索试行,各市出台实施意见,全面实施或选取1-2个县(市、区)开展先行先试;第二阶段推广提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第三阶段深化改革,实现占地5亩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