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活泼泼的春天款款走来,希望的田野上,青青麦苗蓄积着向上生长的力量。
农业稳,天下安。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总目标,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2022年开局,江苏“三农”定下“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今年的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勾勒明确路线图;
1月26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增强战略思维、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农业农村基础,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2月25日,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不提新主题、不讲新口号,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总目标,突出年度重点任务,按照既定的路线图、时间表,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3月6日,省委书记吴政隆在《人民日报》发文表示,“三农”稳,大局才能稳。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江苏以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守稳“三农”底线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
粮食生产 端稳饭碗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从南到北,田间地头呈现出繁忙景象。
农机隆隆作响,农户忙着给青翠的麦苗上肥喷药;果园里,“云”课堂热热闹闹,农技员线上问诊,果农“指尖”学技术;温室大棚内,农民用手机操控温度、湿度,尽显智能种田科技范……在张家港,追着春光赶农时的农民正借助新技术、新装备,绘制一幅幅春耕备耕图。
“春耕时节非常关键,关系着一年的收成。现在正是小麦拔节长高的时候,需精心照料。”将拔节肥倒进施肥机,张家港市锦丰镇鼎盛村种田大户高波驾驶着机器,给小麦补营养。施肥机开过,机器尾部的肥料便均匀撒落麦田。
“施肥、喷药可以同步进行,300亩地我1个人两天就可以干完了。”高波介绍,如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农机助力,种田越来越轻松、有奔头。他还有意让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投身农业,学习无人植保飞机、无人收割机操作技术,积极参与农产品“触网”。
目前,张家港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55%。今年,该市还将继续落实智能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加快“机器换人”步伐,让农业生产更加生态、高效、高质。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把稳守牢‘三农’这块‘压舱石’,是我们农业农村系统的工作任务,更是政治责任。”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说,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江苏狠抓农业综合产能提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工程,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粮食播种面积8124.9万亩,其中大豆309.2万亩的目标任务。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确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60万亩目标任务,力争全省油料作物面积恢复到450万亩以上。切实守稳守牢“米袋子”“菜篮子”,保证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全国粮食安全大局作出贡献。
围绕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江苏在全面落实国家下达的地方储备规模73亿斤基础上,自加压力,自主增储20多亿斤。“今年到位后,全省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将达到93.8亿斤。”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孙燕表示,当前,我省粮食库存充裕、储备充足,能满足全省居民一年半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
确保粮食安全,离不开科技支撑。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表示,将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培育和增强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在打造农高区高水平发展平台和打造创新源头高质量供给平台上下功夫,实施种源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以及科技富民产业培育行动。
乡村产业 稳健发展
正是草莓丰收季节,在南京市溧水区金色庄园草莓基地,一座座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枚小草莓,撬动育种、销售、采摘、乡村旅游等全产业链,托起农民致富梦。
草莓采摘期长达5个月,从冬季持续到夏季,由于夏草莓甜度不及冬草莓,在业内有一个共识,冬草莓适合鲜食,夏草莓适合加工。
“目前冬草莓价格效益不错,但夏草莓价格较低,只能通过加工来提高附加值。”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中平说,目前市场上已有草莓酱、草莓果干等加工产品,但大多数难以保留草莓的原味。去年以来,公司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高品质深加工产品。
依托草莓产业基础及先天优势,溧水正在规划构建“草莓+旅游、健康、科技、创意”的“草莓+”产业体系,让小草莓撬动更长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户享受“莓好生活”。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如今,我省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已延伸至农业全产业链。聚焦产业强链,我省致力于培育一批价值超千亿的省重点链和一批“链主”企业、典型县,引导各地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市域、县域特色链,在全省形成“4+N”农业全产业链格局,推动科技、金融、政策等要素聚焦乡村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园,则是集聚要素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走进盱眙现代农业产业园,虾稻共生稻田如棋格般镶嵌大地;基础设施正进一步加强改造,环湖大道、龙飞大道黑色化、绿化提升工程已完成20多公里;全球龙虾交易中心、温氏金诚年产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也在全面加快推进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一派生机盎然。
不久前,经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综合评估,我省泰兴市、盱眙县、苏州市吴江区、宝应县4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认定,至此,我省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总数居全国前列。
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思路,我省加快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形成开发区模式、镇园合一模式和一园多镇模式等3种类型组织管理模式。2021年,省财政下达省以上资金6.19亿元,支持产业发展平台载体建设。今年将继续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上做文章,我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加快融合,今年力争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达1000亿元,农产品网络年销售额超1150亿元。同时,依托各类园区、龙头企业、知名村镇、大中专院校等,建设一批农村双创园区和孵化基地。
农村环境 稳步改善
在昆山市周市镇市北村,团支部书记林娟每次走村入户都会带着花卉、蔬菜种子分给大家,鼓励村民扮靓自家庭院。她介绍:“现在村里大环境好了,小家也不能落下,不管哪里都要美。”
与市北村相距22公里的张浦镇南吉山村,村民陆金福也和几个村民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装扮自家的庭院。“这是丹桂、旁边是红枫,你看我这小院子是不是跟公园一样?一定能评上星级户。”说起自家的院子,陆金福总是喜滋滋的。
陆金福口中的美丽庭院星级户,是昆山市文明办、人居办、妇联联合举办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出的一批绿化美、清洁美、整齐美、景致美、家风美的家庭,这些小庭院拼出了乡村的大美景。
去年底,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任务圆满完成。今年起,我省将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刘文俊表示,我省启动“二二二”建设计划,即到2025年,推动指导20个县(市、区)、200个乡镇(街道)、2000个行政村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带动作用。苏南及有条件的地区起到示范作用的镇、村覆盖率达30%以上,苏中地区达20%以上,苏北地区达10%以上。
小厕所关系着大民生。“以前咱们厕所都是随便搭建,又臭又脏。现在新建的厕所干净卫生还方便,来个亲戚朋友都夸赞。”说起“厕所革命”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连云港市东海县新坝村村民许月霞直点赞。
厕所改得好不好,改过用上才能知道。我省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在苏南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将农村户厕纳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在苏中、苏北地区推广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超95%。
到2025年,除无人户等特殊情况外,我省将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每年厕所粪污接管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5%,新建农村县乡级生态河道1500条,充分彰显乡村生态美韵。
以美丽村景创建、农村公厕建设、长效监管建立等小举措为突破口,我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村庄从“一处美、一时美、外在美”向“处处美、时时美、内涵美”转变,托起新时代鱼米之乡“稳稳的幸福”!
□ 本报记者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