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一圈五区”的重要部分。自2010年国务院批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来,皖江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五”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产业承接转移,提质扩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推动皖江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强化应用牵引,增强区域创新驱动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皖江示范区要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必须脚踏实地、把握机遇,下好创新“先手棋”。一是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深化合肥国家实验室与苏州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等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联动发展,持续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加快建立国家级滨湖科学城等创新平台,协作推进重大科技项目。二是攻坚关键核心技术。聚力突破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集群化协同创新廊道,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助推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完善创新吸引政策。简化投资审批流程,降低科技创新企业准入门槛,鼓励政府设立专用资金,引进创新型高端人才,营造国内一流创新环境。
顺应市场需求,提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依托“一轴两核两翼”产业空间格局,充分强化示范区城市主导产业实力,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在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出一批国内领先的产业集群。一是深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与制造业融合。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数字化车间与智能工厂,抓住机遇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引领智能制造有序发展。二是聚焦重点新兴产业。推进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攻克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精准医疗、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抢占先机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柱。三是错位补缺承接产业转移。持续推进“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鼓励企业参与长三角产业链分工合作,整体提升双向大开放水平,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四是以科技强农发展现代农业。打造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等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加快培育区域特色品牌,鼓励茶叶等优势农产品生产,打造“皖美粮油”品牌。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缩小皖江示范区内部发展差距,解决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是加强区域交通联系。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芜湖、安庆为支撑,其他各市为节点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完善城际铁路布局;高标准改造重要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速公路贯通、南沿江高速公路扩容;强化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发展全货运航班;大力发展巢湖、菜子湖等重要湖区航道,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打造干支畅通的水运体系。二是构建高品质水利网。推动牛岭水库、凤凰山水库等重要控制性枢纽建设,加强港口湾、江巷等水库灌区建设,构建高品质水利网;推进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升级改造,建设宁国、岳西、石台等抽水蓄能电站,持续发展太湖天光、宁国龙潭等抽水蓄能电站,打造绿色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三是推进全域5G网络建设。聚焦网络、算力、新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大力发展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加快实现“万物智联”。
践行绿色发展,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健全生态环境管控政策,打造全域绿色美丽的生态格局。一是全面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强对长江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深化岸线资源管理,管控污染物排放,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开发,贯彻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帮扶退捕渔民。二是优化生态补偿制度。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欠发达地区深化精准扶贫政策,设立专门的生态补偿基金,同时稳步扩大补偿范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三是推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计划为目标,推行节能降碳工程,提高低碳经济占比,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打造绿色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四是加强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环巢湖十大湿地、合肥骆岗中央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实施“拯救江豚”政策,建设扬子鳄、淡水豚自然保护地,制定大别山五针松、银缕梅等人工拯救计划,探索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挖掘文化底蕴,凝聚奋进发展正能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载体。一是扩大文化产业规模。设立相关资金建设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与品牌IP进行文创联名,发展文化新业态,促进文化消费,协调发展深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支撑示范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二是壮大文化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徽剧、花鼓灯等传统艺术,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桐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培育体现长江文化特色的窗口,展现“皖字号”文化产业时代价值。三是规划文旅发展新模式。打造六安红色旅游示范基地、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等旅游新地标,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激发文化旅游新活力,发扬徽风皖韵独特魅力。(韩建雨 徐若兰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本文系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HQ2018D0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