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
江苏发力区域协调发展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杨维琼摄
人民网南京7月13日电 (杨维琼)2021年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47.3%,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江苏第一批11个省际断头路中6条已经建成通车;已建成过江通道17个,在建8个;长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实现1至1.5小时快速通达……党的十八大来,江苏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7月12日,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活动区域协调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江苏省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瞩目成就。
南北挂钩硕果累累
2021年,苏州宿迁工业园区以占宿迁市0.16%的土地,完成全市6.7%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和37.5%的高技术产业产值,这是江苏南北共建园区提档升级结出的丰硕成果之一。据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林康介绍,十年来,苏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21年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从2012年的2.48倍收窄到2倍以下,苏北地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97倍和2.21倍,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比苏南同期高5个百分点。
“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加快苏北振兴,一直是江苏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林康表示,十年来,江苏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从苏南向苏北的“四项转移”,建立完善“五方挂钩”机制,出台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建设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等政策文件,有力增强了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
今年3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一轮南北结对帮扶合作。“除了共建园区等举措外,主要通过人才交流开展经验和技术的借鉴推广,带动苏北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取得新突破。”林康介绍,新一轮南北结对帮扶合作,不仅是苏南4市选派党政干部和专业人才到苏北4市挂职交流;也安排苏北方到结对合作苏南方挂职和跟班学习,重点选派产业、招商、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干部人才。
长三角一体化协同推进
轨道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铁路、沪苏嘉城际等项目加快实施,江苏第一批11个省际断头路中6条已经建成通车,累计建成5G基站38.2万个,27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取得18项重大成果……十年来,江苏不断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合作中实现增势赋能。
在苏州,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相继建成投用,中山医院长三角相城医院等建设有序推进,长三角车联网示范区互联互通应用测试率先启动,14条跨省和1条毗邻公交线路实现省际主要通道公交实现全覆盖……从产业创新到基础设施再到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苏州正在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通过深入实施扬子江城市群、沿海地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1+3”重点功能区战略,为每个重点功能区量身定制了政策支持,让重点功能区各扬所长,迈出新步伐。”林康介绍,以跨江融合为重点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全面转型升级,过江通道不断加密,已建成过江通道17个,在建8个,宁镇扬一体化进程加快,苏锡常都市圈网络化格局正在形成。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把“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九项重点工作之一。据介绍,下一步,江苏省将从开启区域现代化新征程、优化新型城镇化布局、加快打造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升级、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新发展格局等四方面下功夫。
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在进一步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新发展格局方面,“江苏要发挥‘一带一路’重要城市和枢纽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与沿线地区深入合作,推动江苏省在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战略作用。”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如海如是说。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金凌介绍,江苏积极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亚欧大陆桥和沿海高铁全线贯通,“江苏号”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597列,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建成,长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实现1至1.5小时快速通达。
更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江苏还将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港特区等境内外合作园区高质量发展,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来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
此外,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实力亦显著提升,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从2012年的17.1%提高到2021年的18.4%。海工装备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1183万千瓦、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