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由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牵头组织,人行上海总部、上海海关、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服务江苏民营企业在沪发展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旨在搭建政企沟通、银企对接的平台,更好满足江苏企业在沪发展壮大的需求,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
线下重聚,来之不易。加快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局的江苏企业家们,在会上深情讲述、展望未来,传递出对苏沪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以及持续深耕、反哺两地的决心。
从这里,走向全球
“上海洋山港、外高桥港等上海港口是鱼跃集团产品出口海外的主要港口和关口,上海出关数量占集团所有出口产品90%。”鱼跃集团副总裁袁振表示,作为全国首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单位,鱼跃集团在做好国内保产保供的同时,多次执行援外任务,累计向全球90多个国家提供呼吸机、制氧机、高流量湿化治疗仪等疫情防控物资,上海各海关对鱼跃集团给予大力支持,疫情防控物资得以顺利、快速通关。
从上海,达全球。对于很多江苏民企而言,上海是企业走向世界的起点,也是撬动全球资源的开端。“我们顺应上海市‘十四五’规划以及青浦区打造长三角数字干线的产业布局,计划总投资33亿元打造‘上海红豆数字经济科创园’,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科创服务。”红豆集团总裁特别助理包军介绍,项目于今年6月参加2022年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并成功“云签约”。7月6日,项目正式开工,预计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营收45亿元。
面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上海为江苏民企提供了适应与求变的“缓冲带”。当前,恒瑞医药正在走“价值创新”道路,并思索推进新国际化。其方向之一,是在国际市场战略上重新定位,选择“一带一路”市场、亚洲市场和中东欧市场。“我们坚信,在上海市委市政府、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聚焦创新、引领创新,打造智慧企业、绿色工厂,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恒瑞医药集团副总裁徐宜富说。
寻源头,“链上起舞”
民营企业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见证者,更是主要参与者。每一家与会的江苏民企,都肩负一条甚至多条产业链。上海,则为一条条产业链在长三角“起舞”贡献了源头动力。
作为CXO(医药外包)行业龙头,药明康德对于一体化有着多层次理解。一方面,得益于公司持续专注“一体化、端到端”的业务模式,不断优化和发掘跨板块的业务协同性。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177.56亿元,同比增长68.52%。另一方面,药明康德的赋能平台服务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得益于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广泛布局。“公司在上海外高桥、张江、金山、黄浦以及江苏苏州、常州、启东、泰兴等地,都有基地和分支机构,构成主要业务的发展支撑点。”药明康德副总裁王凯说。
伴随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来上海“汲取”产业链的科研养分,成为很多江苏民企的共同选择。鱼跃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针对产业前瞻与关键共性技术、行业“卡脖子”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转移;上海恒瑞作为恒瑞医药最大的研发中心,致力于创新药物的早期研发,恒瑞医药已上市的11个一类新药中,有8款新药的早期开发均在上海恒瑞完成;在浦东张江,扬子江药业旗下两家研发型子公司负责全集团的化学药和创新生物药研发,目前创新药在研项目30多个,15个在临床申报阶段……
显担当,反哺两地
长期合作中,上海与江苏民企不仅相互成就,更不断增进信任和默契,并激发企业反哺的动力。
鱼跃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在疫情期间建立志愿者队伍,奋战在医院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方舱医院建设运营和居家治疗患者制氧机及其他医疗装备配送第一线。至今年5月底,共有52家苏企在上海累计捐赠药品、食品、消毒用品等各类物资超过3000万元。
企业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上,离不开省政府驻沪办、上海市江苏商会起到的桥梁作用。“任何时候,危都是机,相信通过疫情这一轮洗礼,上海市江苏商会的各家企业都将倍加珍惜发展机会,疫情也让企业更有斗志,找到生存价值。”上海市江苏商会会长、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表示。
与上海长期携手共进,很多企业更愿将对上海优势的深刻理解带回江苏,反哺家乡。去年10月,省政府驻沪办与上海市江苏商会共同组织首场沪上企业家江苏沿海行活动。百余名沪上民营企业“掌门人”走进江苏,考察盐城、南通的营商环境,探寻更多“牵手”机遇,助力江苏沿海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省政府驻沪办还根据各家企业需求深入对接,以促进苏沪两地企业持续交流合作。
“希望在沪江苏民营企业深化沟通对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借力上海独特优势,奋力开拓壮大自己,为江苏和上海的开放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省政府驻沪办党组书记、主任黄运海介绍,目前苏商在沪数量超30万家,注册资本2.04万亿元,实到投资资金1.78万亿元,去年8月公布的上海百强民营企业中,江苏企业占10家。
□ 本报记者 陈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