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山东海洋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上半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跃居沿海省份第一

山东海洋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8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建设新时代海洋强省”相关情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等带来的多重考验,山东省坚定不移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全省海洋经济延续平稳向好态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持续增强。

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海洋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展现较强韧性。主要海洋产业持续稳定恢复,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化工业等支柱型产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山东省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聚焦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进行布局,着力形成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海林说。

近两年,省级层面集中推进现代海洋产业重大支撑性项目19个,总投资897.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3.9亿元。今年新确定“国信2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13个引领性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218.3亿元。

同时,山东省大力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2019年至2022年,累计培育省级“雁阵形”现代海洋产业集群9个,领军企业8个,全面提升了现代海洋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59处、占全国的39.3%。高起点规划海上风电,布局了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的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总规模3500万千瓦。截至目前,建成投产项目2个,并网发电60万千瓦,实现了山东海上风电“零突破”。

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介绍,今年山东省将聚焦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海洋等领域,谋划推进一批省级重点项目;适时召开全省海洋强省建设现场观摩会,加快推进涉海重大项目实施。

海洋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是山东省海洋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山东省的海水淡化、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碳汇等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持续推进,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创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建成并全面对外开放共享,全国首个省级海洋科技专项规划《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科技创新规划》正式发布,海洋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省科学技术厅海洋科技处处长郭怀芳介绍,山东省将在打造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攻坚核心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海洋人才高地、坚持陆海统筹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其中在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上,我们将加快推进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探索资源整合、协同攻关的体制机制,启动一批重大科研专项,力争尽快实现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和产学研用融通发展,抢占海洋科技创新制高点。”郭怀芳说。

海工装备是山东省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山东省海工装备呈现出高端化、多元化、系列化发展态势,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优势持续提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迅速,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链加速完善,海洋科考装备加快发展。今年山东省出台《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响“山东海工”品牌。“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超大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极地油气钻井平台等海洋油气矿产开发装备,深远海智能养殖网箱和养殖工船、漂浮式海上风机等新型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核心传感器、智能水下机器人等海洋信息装备,打造高端引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山东海工装备产品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靖士宽说。

智慧港口建设达全国领先水平

近年来,山东省发挥港口作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作用,大力发展海洋交通及贸易产业。今年上半年,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4亿吨,跃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同比增长5.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21万标箱,同比增长8.0%。

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是重要内容。“目前,山东省智慧港口建设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受益于‘连钢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管控系统,青岛港九次打破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不仅算法最智能、运行最敏捷,而且实现了关键核心软硬件系统的国产化,让码头拥有了真正的‘中国智慧’。”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立平说。在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山东省港口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绿色发展全面起势,环保低碳港口“生态圈”加快形成。

张建东介绍,今年山东省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优化港口规划布局,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供给,今年计划完成水运投资360亿元,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力争到2025年,山东省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世界先进的现代化港口群,全省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8%、25%以上,绿色能源使用比重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港口枢纽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陈晓婉)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2-08-04/45480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