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江苏累计超700万困难群众入住新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以人民需求为导向,持续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发力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改造老旧小区,大力推进农房改善,不断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目标迈进。

 10年来,全省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92.7万套,735.72万困难群众入住新居,乐享幸福生活。

 密织“保障网”,温暖“安居梦”

 今年7月,王瑞研究生毕业后到常州工作,租住常州保障性租赁住房——东方·青年人才社区。“我租的是单人间,月租金1150元,步行200米就到地铁站,乘一站地铁就到我们公司,10分钟解决通勤问题。”她满意地说,“社区配套设施齐全,还经常举办活动,能认识更多朋友,租房体验很好。”

 东方·青年人才社区项目经理刘李白告诉记者,该项目一期去年6月建成投运,952套(间)住房有一人间、两人间、四人间等多种选择,均为精装修,可拎包入住。每间房租金1100元—1200元,比市场价优惠不少。在附近企业上班的很多青年人在此租住,目前已出租600余间,入住1500余人。项目二期、三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建成后可分别提供683套、44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常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常州多主体、多渠道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应,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目前,该市已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6万余套(间)。

 过去10年,我省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来抓,持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住房保障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由2011年的10.60%提高到2021年的25.56%。省政府连续10年把棚户区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实施棚改227.23万套(户),600多万群众出棚进楼,“安居梦”照进现实。我省城镇棚户区改造完成任务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表彰。

 助力安居,全省住房公积金10年累计缴存16053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9476亿元,支持超258万户居民贷款购房,个人贷款金额与支持户数位居全国第一。

 破除痛点,老旧小区重焕活力

 小区环境又脏又乱、破败的铁皮车棚隐患重重、狭窄的楼梯间塞满杂物、电动车飞线充电屡禁不止……南京市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的雍园41号小区曾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经过一年多的改造,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家住5栋的余永发感慨,他在这里住了25年,小区从未像现在这样整洁、干净、安全、舒适。13个单元全部安装了电梯,新建了凉亭作为公共活动空间,整治了绿化环境,让这个“老龄化”小区里的老人生活更加便利。余永发家的铁皮棚变成了开放式车棚,车棚给每家分配了一个储物柜,还有一个专用的电动车充电桩。电动车充电再也无需“飞线”,凌乱的杂物也有了专属去处。

 像雍园41号小区一样,我省一大批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变成了居民幸福家园。近年来,聚焦居民“急难愁盼”,我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印发了“技术导则”和“菜单式”改造技术清单,让居民按需“点单”,科学制定改造实施方案。同时,我省要求老旧小区改造“面子”“里子”一起抓,同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小区永葆“青春”。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连续5年被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截至2021年底,全省已改造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10042个,惠及群众超千万。

 “围墙内”焕发新生的同时,“围墙外”的环境也在蝶变。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亮相街头巷尾,让居民“转角遇见美”;一条条精巧布局的绿道,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守护百姓的“身边绿”,我省持续发力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建设,10年新增国家生态园林城市9个,全省城市(县城)公园绿地面积由408.81平方公里增长至644.85平方公里,公园数量由826个增长至1504个,城市公园免费开放率达到96%。

 危房清零,宜居乡村展新颜

 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红光村村民鲍有为64岁、单身,由于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劳作,是村里的特困户。鲍有为家的老房子还是其父辈在1937年建造的,泥土墙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摇摇欲坠,屋顶多处破损。2021年,鲍有为的房子作为市级危房改造对象,由南京市、雄州街道共补贴5.9万元,进行了翻新改造。如今,鲍有为已在“有地板砖、有吊顶”的新房里住了一年多,他说“现在每天都能睡个踏实觉了”。

 2015年至2019年,南京累计完成4155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实现存量危房改造全覆盖;2020年起该市实施新增危房“动态清零”。

 2012年至2020年,我省累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2.9万余户,实现存量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动态清零”,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18年至2021年,苏北地区累计改善30多万户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建成一大批承载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的新型农村社区,改善农户的满意率达93.3%。

 10年来,我省建成1300多个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全省城市建成区外所有自然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内外兼修、留住乡愁”,目前,全省已建成540个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征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江苏还在全国率先以省长令的形式发布传统村落保护地方规章,先后命名了5批共439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65个传统建筑组群,让古村古建筑焕发新生机。

 10年实践,我省交出了一份让城乡居民“住有优居”“住有宜居”的温暖厚重“答卷”。2022年至2026年,我省将再改善50万户以上农村住房,到2025年建成1000个特色田园乡村……推动全省农房和村庄现代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让美丽田园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答卷”还在续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2-09-20/45538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