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 ——摘自二十大报告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传递出浓浓的民生关切。
曾经的热词“雾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开始成为百姓“日常品”。“这些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空气质量在明显改善。总书记关心的,正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济南市民、资深“跑友”王玉昆说,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的“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得到跑友圈的一致点赞。“现在,山东‘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日子越来越多,而且绿道也增多了,很多朋友加入户外跑的队伍中来。‘持续深入’这四个字让我们相信,未来咱老百姓生态环保上的获得感将会越来越强。”
新时代十年非凡成就,生态环境保护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富含哲理的“金句”如今已广为人知、深入人心,更在生动实践中开花结果、惠及民生。
土壤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必要条件,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作为一名从事土壤污染防治研究24年的“老兵”,这些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李彦走遍山东的山山水水,切身感受到各地对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视:不少地方都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土壤家底,土壤污染防治的工作方案纷纷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陆续建立起来……
“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这抓住了提升土壤质量的科学精髓,更体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的殷切关心。”李彦说,她将继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高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为打赢净土保卫战、守护“希望的田野”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常呵护,青山绿水终不负。在南四湖粼粼波光的映照中,微山风光格外美好。望着这片从劣五类跃升至三类的清澈湖水,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范燕强,对“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范燕强说,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些年,微山县投入14.9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退渔还湖、退池还湖、退耕还湿,修复保护原生态湿地,建设人工湿地,有效促进了南四湖水质稳定达标。如今的南四湖,生物多样性得到全面恢复,鸟类221种、鱼类78种、水生植物74种,“碧波荡漾、鱼翔浅底”已成常态,游客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沿湖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
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在新泰市翟镇光伏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大棚里,各种果蔬生机勃勃;棚顶一排排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蔚为壮观……园区生态效益如何?答案是:一个棚大约有264块光伏板,平均一天能发200-300度电,整个园区有农业大棚7200余栋,一年能发5亿多度电,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6万吨。
“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我们将聚焦“双碳”,做好‘减、调、育’文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创建无废城市,争创全国碳达峰试点城市、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用高水平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泰市委书记宋鸿鹏说。
“作为一名采油人,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我们对绿色发展的践行,就是坚持‘绿色注采’。”中石化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注采三站党小组组长康健说,他工作所在的白鹭湖管理站,与毗邻的滨州白鹭湖湿地公园,一起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为了保护井架旁这片绿树碧水,这些年康健和同事们花了不少心血:每天至少2个多小时对地面、设备流程进行清洁维护;油井作业大修时,从井口到值班房的地面上最少要铺两层防渗垫,保证油不落地、气不上天、水不外排……“今后,我们将采用更多新技术、新工艺,让采油作业更节能高效、更生态环保,既为国家贡献更多石油,更要守好这片碧水蓝天。”(李振 于新悦 张春晓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