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市区乘坐地铁S3号线,几站路便到了兰花塘站,这里的4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让城市繁华与田园风光快速切换;在栀子花开的季节,到响堂村喝“栀咖啡”的都市人络绎不绝;老山脚下的民宅变民宿,游人慕名而来的同时也为乡亲带来了增收……在南京浦口,这个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的鱼米之乡,既能看见都市的繁华,也能体验“风吹稻花香两岸”。近年来,当地立足生态、区位和科技优势,通过科技赋能、文化加码,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青山绿水掩映下的黎家营民宿村。受访对象供图
立足优势 坚定融合之路
生态和区位优势是浦口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的底气所在。
南临长江,北枕滁河,百里老山横亘其间,“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对浦口自然资源的生动写照。当地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区”等。在中国气象局网站公布的2021年中国天然氧吧名单中,浦口“榜上有名”。
而在交通上,随着多条过江通道的开通,长江北岸的浦口与主城的时空距离大大缩减。
“生态与区位优势让我们成为大都市人群乡村休闲游的重要承载地。”浦口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刘飞说,“有好生态、好环境、好产品,不怕没有好市场,因为我们背后有千万人口。”
每逢节假日,老山沿线的景区人头攒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人才、人气的汇集,这些又反过来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的发展和农产品的销售。农文旅融合,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产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家里的民宿目前有稳定的客源,我有时间就想想如何创新服务。” 眼下,24岁的朱叶童正筹划创新民宿服务,增加婚庆产品。朱叶童的家乡位于浦口区永宁街道黎家营,毗邻水墨大埝景区。如何将青山绿水的美景变成财富?去年3月,当地政府牵头,带领老百姓将闲置民房改造成民宿,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完善了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年过7旬的姜宝萍夫妇是土生土长的黎家营人。平日,姜宝萍在民宿做保洁工作,到了周末和节假日,便与老伴去附近的水墨大埝景区摆摊卖水和玩具,一天能挣几百元。据统计,2021年,浦口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
南京浦口兰花塘高标准农田。浦口区委宣传部供图
科技赋能 推动创新融合
城市地铁不时穿过,京沪高铁在不远处驰骋,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稻田,驻足兰花塘高标准农田,仿佛置身于“城市田园”。兰花塘高标准农田是远近闻名的“院士大田”。这源于南京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18年落户在浦口,打造了全国唯一的集群式农业院士创新基地,兰花塘的种植也因此有了一群“院士天团”支招。这吸引不少人前来观光打卡。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总有市民来这里露营。还有一些中小学找到我们,希望在这里开展劳动实践课程。”“90后”新农人邵立昌是这片大田的承包经营者之一,随着兰花塘的名气越来越大,他踌躇满志,计划未来在此开辟“欢乐农场”。
稻田变景区,传统的农耕场景通过科技赋能,将休闲、娱乐、科普深度融合。桥林街道党工委委员杨庆松介绍,当地准备把兰花塘高标准农田间80亩建设用地打造成全国首个“地铁水稻公园”。此外,这里还将配备主题观光车,发展特色稻田景观、稻田艺术装置、稻田舞台、稻田缆车、农趣营地、水岸餐厅等,打造农业生产、农田观光、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主题体验区。
“比如,稻米加工中心未来就可以成为工业旅游景点。一二三产融合起来,价值和效益将最大化地发挥。”杨庆松说。
没有土壤和阳光,蔬菜却可以自由呼吸生长,并且纯净到可以随时采摘食用。在浦口区桥林街道的“植物工厂”,在“黑科技”的加持下,蔬菜长得翠绿茂盛。这让这里成了热门的研学打卡地。
“今年11月初,我们基地来了将近60位学生和家长。我们一方面教孩子如何用无土栽培的方式播种,另一方面教他们学做菜,体验劳动的乐趣。”植物工厂负责人陈洪说,这既能普及农业知识、展示农业科技,也能提高基地的知名度。
“过去,农民收入主要靠卖稻米、卖蔬菜,‘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从卖米向卖农业全产业链转变。”刘飞憧憬,将来,浦口农业生产场景就是农业旅游场景。
南京工业大学学生排练江浦手狮舞。钱澄摄
文化加码 实现同频共振
农文旅融合,农是根,旅是形,文是魂。浦口在挖掘农耕文化、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资源的时代内涵上做文章,将多种乡村特色资源融为一体,在传承乡土文化的同时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以手狮舞为文化支撑,建设非遗手狮基地和乡村大舞台,打造手狮工坊,开设文化课堂,开发亲子互动游,引导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在浦口永宁街道,有着百年历史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浦手狮”已然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江浦手狮”这项汉族民俗舞蹈在大学生中传承了下来。位于浦口区的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成为“江浦手狮的传承保护基地和宣传展示基地”,手狮舞也成为这所学校独特的文化内涵,还吸引了不少外国留学生的加入。
盘条、绕面、分杆、拉长、晾晒,这是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村民雍定明制作传统手工挂面的步骤。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村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也有上百年历史。日前,该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
非遗“活”起来,旅游“火”起来。王村党总支书记林波介绍,未来王村将针对老街的两处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和十七处传统建筑进行修缮改造,植入场景功能,引入米坊、油坊、炒货、豆腐坊等手艺人入驻,打造诗画学堂,形成怀旧体验路线。此外,还将结合现有产业格局,打响西甜瓜、草莓、葡萄产品品牌,并与车程仅五分钟的星甸九华村形成联动,通过农事体验、采摘经济、亲子游学等发挥农文旅融合优势,带动区域发展。
围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浦口探索“农业+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模式,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占全域旅游资源80%,接待量占全市20%。此外,该区持续打造全域美丽乡村,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9个、省级传统村落17个、市级示范村43个、特色村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