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山东通过搭建科研平台、扶持科技企业成长,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扩大高新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系统化、集群化发展。
这几天,位于青岛的中国电科集团第22研究所,正在进行新一轮电磁通信技术测试。他们研制的定向仪和航天员通话电台等装备,是保障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着陆安全的关键技术。中国电科集团22所载人航天工程任务团队负责人宋磊说:“克服复杂的电磁环境,复杂的天气环境,以及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把现场的雷达信息,光电的信息,包括定向仪的信息综合处理,为前方的指挥员还有操作手提供搜索引导。”
研制这套装备,需要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学科的技术和实验数据支撑,而这些技术属于不同的科研团队管理,如何实现高效的跨团队流动集中攻关成了难点。为此,22所为几十项科研成果建立了一套作价标准,高新技术“作价入股”参与到不同研发任务中,完成成果转化后进行分红。中国电科集团第22研究所所长陈欣宇说:“基于共性基础模块的成果的共享、分红机制,每一个层次的不同模块,它的成果的作价和分红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激励我们的科技人员,把自己手上掌握的一些科技成果能够去贡献给所有的项目中。”
近年来,山东对高新技术产业制定孵化和培育行动,引导各地从资金、人才等方面下功夫,扶持技术研发的同时带动产业升级。22所与当地政府合作,把这些成果延伸到民用通信、电子等市场孵化,协同周边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招商部部长刘新岐说:“在地理空间发展的方面,我们专门划拨了1112.7亩土地,用来打造中电科22所的数字电磁信息技术产业园。并向高端的科技研发人才提供三年计税工资薪酬总额的30%的奖补,会带来高新产业的高度发展。”
让高新技术“尽其所用”,山东不仅依托科研院所,还把一些高能级平台直接设立在科技企业。碧蓝生物是宁阳县一家主攻植物虫害防治和土壤修复的科技企业。围绕他们的20多项先进专利技术,省级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最近获批成立。宁阳县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之合说:“开展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发掘、微生物应用基础、应用技术及产业化创新研究,为我省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孵化场地、设施和基础性服务,降低企业成果转化成本。”
技术创新中心不仅提供基础服务,它还相当于沿产业链创新的“蓄水池”,各类研发课题、科研资金等资源由牵头单位辐射到协同创新单位,既能攻关产业内的关键技术,又带动众多参与企业集群发展。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经理宿元帅说:“平台建成后,我们把农业微生态制剂技术推广到周边的农业种植,减少了农业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眼下,山东正加快释放科技政策红利,梯次培育和精准服务各类创新主体,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8.3%,同比增长6.33%;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底达到2.6万家,系统性创新、集群化发展成效加速显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拓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