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合肥经开区上下都很忙。
“越来越多的兄弟园区来咱们这考察学习。这不,上周是扬州经开区,这周是昆明经开区。”身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的张和允说:“以往,是我们学别人;现在,别人也学我们。”
身份互换的背后,是合肥经开区的“一路狂奔”。在商务部最近一次对217个国家级经开区的考评中,合肥经开区位列全国第6,创历史最好水平。
合肥经开区的发展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想要理清它的脉络,就必须站在全省视角和时代背景下。
三十年前的1993年,承载着合肥乃至安徽工业化的梦想,合肥经开区筑梦启航。
三十年后的今天,它聚集了大众安徽、蔚来汽车、长鑫存储、联宝电子等一批头部企业,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贡献了全市1/3工业产值,为安徽从“农业大省”迈向“制造强省”输出澎湃动力,是名副其实的“安徽工业第一区”。
三十而立。人们不禁要问:“安徽工业第一区”是如何炼成的?
1993年4月3日,合肥经开区正式开工建设。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筑梦:五张王牌
1993年春天的合肥,春潮涌动。
上一年8月,合肥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当月召开的“沿江及内陆开放城市座谈会”明确,对外开放城市中的内陆省会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比政策红利更早搅动人心的,是安徽以及合肥对工业化的渴望。
那个年代,工业化是一地经济实力的显著标志。尽管在1992年,合肥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实现工业产值破百亿的目标,但同一年,苏州的这一指标要在合肥的数字后面加一个“0”。
筹建过程中的艰辛,此处按下不表。总之,三十年前的那个4月3日,在老城区以南,合肥经开区正式亮相。
若以发展阶段划分,成立之初至2000年的八年间,是合肥经开区的“筑梦”期。
不过,前路并非坦途。
一位亲历者回忆道:“当时,全市上下对设立经开区存在分歧,甚至有的干部因为被安排到园区上班而感到迷茫。更别说在起步阶段,经开区没有资金支持,完全依靠自费开发。”
“项目是‘生命线’。”1994年就到合肥经开区工作、现为管委会副主任的张露说,那时,国家给经开区的定位是“三为主,一致力”,即发展工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据这一定位,头几年,我们积极争取外资在合肥兼并重组和新设的工业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
1994年8月,由新加坡佳通轮胎公司与安徽轮胎厂合资设立的安徽佳安轮胎公司落户合肥经开区。今天,脱胎于安徽佳安的安徽佳通年销售额达70亿元,是佳通中国区五个基地中规模最大的。
日后同样表现惊艳的,还有日立建机合肥基地。有资料表明,当年外方设想的年产量不过“以千计”。然而,到了2011年,合肥基地挖掘机年产量直逼2万台,成为日立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佳通和日立之外,几乎同一时期,兆峰陶瓷、正大饲料、可口可乐来到合肥经开区。它们,并称“五大王牌项目”。
“五张王牌”的相继落户投产,为合肥经开区登上历史舞台开了个好头。到2000年,当地工业总产值达43亿元。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足以载入园区史册:合肥经开区正式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一阶段,经开区的发展也使得合肥获益匪浅。获益,不仅反映在经济数据上,更体现在这座内陆城市拥有了更加开放的精神,以及“牵手”各路客商的能力。
这为日后合肥的“高朋满座”,作了伏笔。
追梦:聚木成林
步入新千年,合肥经开区迎来了拔节生长。
2001年新年一过,项目接踵而至。用一位当时招商人员的话说:“赶集似的,说来就来了,挡都挡不住。”很快,项目就转化成了数据。当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翻番,首次突破百亿,跃居中西部13个经开区首位。
“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合肥经开区围绕家电、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补链强链’,最终‘聚木成林’。”张露说。
2008年,在设立15年后,经开区已经成为合肥经济“主战场”和安徽工业发展重要阵地。
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最具说服力。这一年,合肥经开区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连续两年占到全市的30%左右。截至当年,全省80户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中,开发区有14家;佳通、海尔、江汽、合力、联合利华、日立建机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落子开发区。
这仍是序曲。
两年后的2010年,合肥经开区规上工业产值达1077亿元。从“0”到“1000亿”,它仅用了17年,而广州经开区用了20年,天津经开区也用了20年。后两者在前述商务部考评中,分列第二、第三位。
让我们把时间轴往回拨。
作家许春樵在长篇纪实文学《麦田里的春天》中写道: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任当家人杜平太是一个敢做梦也会做梦的人。1996年3月2日,由他签发了一份给当时安徽省省长回良玉的报告。报告在请求省里支持经开区体改的同时,还没忘了拍着胸脯表态,“2010年经开区工业产值力争实现400亿。”
如此看来,当年杜平太的梦做得还不够大。
这个阶段,经开区对经济数据的贡献进一步加大。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后续合肥乃至安徽工业“上新”埋下“引子”。
合肥经开区芯片企业生产车间。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因为,从产业发展逻辑上讲,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位于合肥经开区的海尔、美菱、长虹等家电企业“缺芯少屏”,才会促成京东方、维信诺等显示面板企业,以及晶合集成等芯片公司落户合肥,进而使得当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一席。
当然,这是后话。
2013年,合肥经开区“北上”二次创业,启动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圆梦:向“新”而行
“新”,是2010年之后合肥经开区发展的关键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载体新。
2013年,合肥经开区“北上”,托管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所在的高刘镇,启动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
“二次创业、寻求港、产、城融合发展,既是省市打造临空产业的要求,也是经开区突破空间限制的出路。”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指挥部综合部第一部长邢施民说,时至今日,新桥科创示范区已经成为全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2022年,我们的工业投资达264亿元,占全区八成。”
另一个“新”,是产业新。
近年来,出于市场升级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合肥经开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了一大批贡献大、影响力广的战新项目。
联宝电子生产车间。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2011年,联宝电子落户。如今,世界上每8台笔记本电脑中就有1台产自合肥。
2016年,长鑫存储项目开工建设,这是当时安徽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
大众安徽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大众安徽和蔚来汽车的扎根,则为合肥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安徽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万亿产业夯实了基础……
蔚来汽车智能化生产线。合肥经开区党政办供图
向“新”而行,现阶段,合肥经开区形成了涵盖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和六大主导产业的“3+6”产业体系,聚集了省市重点打造的数个新兴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向“新”而行,也让园区在合肥的争先进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一年,园区贡献了全市1/3的工业产值,全市40%、全省20%的进出口份额;亩均效益持续向好。
此外,在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迈过万亿大关、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的征程中,合肥经开区也贡献了一份沉甸甸的力量。
“安徽工业第一区”,实至名归。
……
而立之年,排名第六,既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新篇章的序曲。
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向7万亿元冲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以上。
“我们正聚焦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定位,实施‘2121’产业培育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2个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智能家电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培育2个千亿级龙头企业,1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为安徽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秦远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