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实现工业产值837亿元,同比增长73.8%;35个市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超560亿元;入选2022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
从茫茫盐田到石化新城,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接连落地,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基本成型。5月16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盛虹石化基地调研时指出,徐圩新区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盛虹石化产业园鸟瞰。徐圩新区供图
产业集群
走进盛虹石化产业园,高塔耸入云端,管廊纵横绵延。作为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了我国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原料的国产供给率。
“盛虹炼化拥有国内最大直径塔器、单体最重固定床反应器、最大规模常减压蒸馏装置等多项‘全国第一’,在诸多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完全自主化。”徐圩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卢忠宝说,该项目实现了80%以上的原料和产品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互供,推动形成了国内同类企业独有的芳烃、烯烃“双链”模式。
凭借该项目,徐圩新区建成国内唯一具备“油、气、煤”多维乙烯生产能力的石化基地,为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和发展支撑,带动连云港石化行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若干高端产业链条已逐渐延伸至徐圩新区乃至连云港市,已成为连云港‘后发先至’的重要支撑。”据卢忠宝介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现已建成投产企业生产能力达到2000亿元,先后获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中国绿色化工园区;基地内包括盛虹石化、卫星化学、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内的三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计划总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
3月22日,卫星化学与SK致新合资公司——中韩科锐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在徐圩新区内正式揭牌运行,标志着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首个韩资项目进入实体化运作。据悉,该项目建设规模4万吨/年,是SK致新在全球的第三套EAA项目,也是亚洲首套装置。项目计划于今年6月开展厂前区桩基施工,2025年投产。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和能评、安评、环评审查等手续,正在推进项目详细设计和土地真空预压等工作。
“石化产品种类繁杂,外资企业在生产技术上具有一定优势。”卢忠宝说,徐圩新区取得外资企业新突破,助力培养壮大产业集群的同时,更将有助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与世界同处一个赛道”。
徐圩新区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徐圩新区供图
绿色引擎
去年秋天,徐圩港区安全环保攻坚大队(SE大队)陈永焕在紧邻石化基地的徐圩港区二港池开展海域巡查时,“偶遇”了正在浅水区畅游嬉戏的江豚。“江豚是一种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生物,这说明我们的生态保护确有实效。”陈永焕说。
作为生态环境部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之一,徐圩新区从2019年12月开始探索环境治理创新。“我们将生产污水分为‘常规线’‘高碱度线’‘高COD线’‘高盐线’‘高氮线’5条处理线,将生产废水分为‘高碱度线’‘低碱度线’2条处理线。”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郭磊介绍,园区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执行全国最严的污水排放标准,实际出水已优于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更是引领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管道遍布的石化基地内,有一颗“智慧大脑”正在实时监测各项排放指标,它就是建设面积达5500平方米的徐圩新区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
“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科研团队共同建设相关实验室,聚焦氮氧化物近零排放、VOCs高效治理、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研究,致力于石化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企业环境治理技术攻关。”据清华大学科研团队驻中心执行主任张挺耸介绍,中心联合清华大学研发的高效脱硝催化剂,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虹洋热电和公用工程岛脱销处理装置,脱硝效率达95%以上。
以最新技术、最严要求、最高标准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标杆,徐圩新区不断培育壮大新兴战略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动石化产业清洁化改造、循环化利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数据显示,2022年徐圩新区PM2.5浓度日均值为24.8μg/m3,同比下降7.8%;空气优良率为90.7%,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大气环境质量领跑全市。
“未来,我们将继续守住自然的安全边界和底线,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力打造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石化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先行示范区。”卢忠宝说。
徐圩新区污水处理厂。徐圩新区供图
制度创新
站在高处俯看徐圩新区污水处理厂,巨大的污水管道纵横交错,蓝白色厂房整洁一新。包括徐圩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达标尾水净化工程和江苏省内首条达标尾水深海排放管线在内,这项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工业污水集中再生回用设施的投用,使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具备15.5万吨/天的污废水处理能力,基地70%污废水实现了再生回用。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顶层设计。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园区,徐圩新区委托专业机构研究编制了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包括绿色产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安全风险管控等7个方面共100项指标。此后,为保障该标准体系有效实施,2021年11月,连云港启动研究编制相关地方性法规;今年2月,全国首部推动石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
人民网注意到,《条例》明确了连云港石化基地产业项目引进标准及支持政策、技术创新、油气开放、安全管控和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等内容;明确石化产业基地要坚持绿色低碳、智慧安全、开放创新、协调发展的原则;明确提出“石化产业基地应当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推动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
“过去十四年,徐圩新区在石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切实有效的管理经验。《条例》将石化产业基地发展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提供了法治保障。”卢忠宝说。
此外,在条款的适用性上,人民网注意到,《条例》明确石化产业基地、产业链延伸发展区、配套服务区和徐圩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均适用本条例;石化产业基地拓展区和柘汪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参照执行。
“这次立法更加切合石化产业基地与拓展区等周边园区的联动发展实际,将有助于推进石化产业基地与周边区域协同联动,实现规划、管理、产业一体化。”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培磊表示,《条例》的实施为建设链条紧密衔接、产业联动支撑、区域协同共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明确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