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江苏全力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

放大枢纽优势

夏秋之交,江苏各地一派拼搏奋进的景象——

 在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短短600米的陆藕路“长”出9家上市企业,全部主打“智能制造”;

 在昆山,光电产业园1分钟就有一块显示屏发往终端,43家上下游企业比邻而居,年产值超千亿元;围绕汽车电路的主体——整车线束,一家龙头民营企业带动集聚了近50家供应商;

 在常州,动力电池生产的32个主要环节,当地覆盖了31个,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300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汇聚于此。

 这样的“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在江苏产业版图上比比皆是,与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密联系。

 处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交汇区域和对外开放前沿的江苏,是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枢纽。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赋予了“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从3月份提出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到7月份提出的“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总书记对江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寄予厚望,希望江苏为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作出更大贡献。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确定的10项具有牵引性的重点工作中,其中一项就是“聚焦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下大力气强链补链延链”。“蓄能聚力时,产业链吸引上下游,强如磁场;经风应变时,稳固的产业链将展现强大的承压能力,畅通经济循环、守住基本盘。”省工信厅厅长朱爱勋说,目前江苏制造业规模占到全国的13.7%、全球的4%,透过这两个数据,更加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的期望之深、我们肩负的责任之重。

 当前,产业链供应链如何强、如何补、如何延?省委全会明确提出,始终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扎实推进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实现江苏制造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

 “路线图”更加清晰,“施工图”更加细化——

 “强链”,着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聚焦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着力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不断形成江苏产业发展的先导优势、特色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

 “补链”,着眼提升产业安全和韧性,“一链一策”打通堵点、接通断点,着力培育一批有效掌控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有利于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防火墙”。

 “延链”,着眼拓展产业覆盖面和价值端,不断推动重点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突出数字赋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发展,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循着这样的路径,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行动、创新作为。

 南京扎实推进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比如,支持石化产业加速“减油增化”,加快向下游高端产品链延伸;发挥电子、汽车两大支柱产业对行业细分领域的吸附牵引作用,攻关核心电子元器件技术,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调整;推动集成电路“全链发展+芯机联动”,加快提升先进工艺产能、封装技术能力和整机系统集成。

 苏州围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和在技术上有领先优势的细分领域,巩固传统产业基础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前沿新材料、光子、元宇宙、算力、氢能等重点领域发展一批未来产业,构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从事算力服务和算力应用的企业约400家,一批重大平台加快推进,算力产业起势提速,为数字产业集群发展增添新动能。

 聚力建设新能源之都,是常州加快动能转换、提升发展能级的必由之路。目前,全市上下坚定“招引百亿项目、培育千亿企业、打造万亿产业”的雄心壮志,加快理想、比亚迪等接续项目建设速度,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推动动力电池产能释放,带动上下游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能源整车产量超70万辆、新能源产业产值超6500亿元。

 国家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大会、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四链融合对接会……最近,徐州围绕发挥“链主”企业“头雁”作用,出实招、建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工程机械是徐州的‘一号产业’,也是徐州制造的‘形象代言人’。”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表示,将加快技术创新全体系突破、产业质态全链条升级、产业发展全要素服务,让“徐州工程机械”竞争力更强、品牌更响亮。

 集群筑峰、创新强基、高端跃升、智能升级、绿色转型、壮企强企、布局优化、治理创优……细看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江苏定下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到2025年,16个集群规模占比超过70%,重点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能力全国领先;到2030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和市值超千亿元制造业企业群体不断壮大;到2035年,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提高到5%以上,率先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支撑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黄伟)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3-08-21/45834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