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建设、培育”环环相扣 “项目、链条、产业”加速升级
“我们从浙江过来落户到济源11年,市、镇两级财政对企业所得税返还、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府各类项目财政补助等资金共计5300余万元。”近日,河南济源万洋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笑坦言,“政府‘真金白银’的扶持,不仅体现了‘说到做到’的履约能力,更是我们企业能够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的后盾哪!”
打开济源前不久下发的企业奖补政策落实情况通报,科技计划项目资助、能效“领跑者”扶持、规上工业企业满负荷生产奖励等32项各级财政奖补资金超过1.67亿元。
作为因工业而兴、工业而强的城市,济源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进程中,始终把做优本地产业生态作为重中之重,立足济源实际绘制行动图,打出“招引、建设、培育”环环相扣的服务组合拳,全面探索推进产业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济源路径”。
从年初接连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开放招商提质攻坚大会,到建立“政企沟通畅聊会”机制、定期举行“链长制”招商工作会,再到组建企业合力服务团、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顶层设计、部门协作、企业实践,一张清晰的优化产业营商环境行动图全面铺开。
11月7日,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力推动济源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济源加快实现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转变。 王会摄
绘制“产业图谱” 为招引项目“精准导航”
11月7日,冰城哈尔滨漫天飞雪。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庄建球带队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并签订相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推动济源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是济源推行“产业链”招商的一个缩影。
从到北京洽谈在济源成立精细化工研究院,到赴江苏拜访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再到去辽宁考察大连重工智能化园区……今年,济源示范区领导的足迹走过大江南北,他们肩负的重任是为各自“领衔”的产业链招引洽谈项目。
今年2月份,济源示范区印发“链长制”招商工作方案,为富有地域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及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纳米材料等十大产业确定集群链长、盟长、会长。实现“一个产业链、一位示范区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链长制”招商实行以来,各链长牵头研究产业政策,编制产业图谱,按图索骥招商,延链补链强链,培强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各集群链长及相关单位累计招商260余批次,接待重要客商380余批次,已签约项目128个,有16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今年前三季度,济源实际使用外资5078万美元,完成省定目标进度的148.9%,居全省第一位。
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在指导企业员工办理业务。 王会摄(资料图)
构建“服务闭环” 让项目建设“全程无忧”
小雪节气,寒意渐浓。走进位于济源高新区的国友线缆集团(河南)有限公司,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根根线缆被整齐缠绕在轮盘上仓储,等待出库。
“从签约到开工建设,再到投产,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国友线缆集团总经理袁也说。企业家对“济源速度”点赞的背后,是济源上下同心打造一流产业营商环境的努力。
投资30亿元的铅基多金属循环利用项目一年建成投产;投资40亿元的5G终端精密制造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时间;海大牧高乐饲料项目5个月内签约、开工、投产、入规……重点项目建设屡屡刷新“济源速度”,得益于全要素“服务闭环”的构建。
项目审批上,实行“拿地即开工”“标准地+承诺制”“交房即办证”,以流程再造、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模拟审批等方式,全面缩短项目审批时间。要素保障上,济源按照“全域一体”理念,统筹调度项目土地、环境容量和能源消费等要素,确保“哪里有优质项目,就优先保障哪里”;每周三召开线上线下政银企融资需求对接会,去年以来已累计为97个重点项目投放信贷资金80亿元。项目调度上,坚持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实施“分包领导”+“项目专员”制度,为重点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全权协调各类难题,制度实施以来已为项目建设解决问题550余项。
济源中国白银城。 王会摄
深耕“创新生态” 助城市厚植“产业森林”
第二届中国济源·国际白银文化博览会今年春季举行;济源中国白银城引入山立珠宝等20余家企业入驻;济源“愚公银匠”前不久入选河南省首批区域性人力资源品牌……作为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这些闪亮成绩所传递出的,是济源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品质和成色。
在培强壮大优势产业的进程中,济源坚持“一个产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专班推进机制,规划建设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现代化工产业园、纳米材料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中国白银城等重点园区,各园区相应出台对入驻企业的扶持政策,同时创新开展“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加快工业企业进阶升级。目前,有色金属已成为济源首个千亿级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济源钢铁产业向高端钢、优特钢深加工领域延伸,正阔步向“千亿级”迈进;济源纳米产业园集群成为继苏州、广州之后,全国第三大纳米材料科研生产基地。去年,济源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等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今年9月份,河南省出台27条举措,“真金白银”支持重点产业链改造提升,进一步明确了济源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的“风向标”。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局长周奎明表示,下一步,济源将持续深耕细作,探索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的济源之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让济源的“产业森林”枝繁叶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