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安徽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加速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打造新兴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创新活跃、技术密集,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安徽省将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领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材料、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形成集群式发展的强劲势头。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助推“首位产业”汽车产业取得历史性突破。2023年,全省汽车产量249.1万辆,由2022年全国第7位跃居第2位,增长48.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由2022年全国第7位上升至第4位,增长60.5%。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占全国比重23.4%。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另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合肥、滁州、宣城等地在光伏制造业和储能等领域异军突起。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1/2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1/4左右。2023年全年光伏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创历史新高。
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持续推动“建芯固屏、聚光强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近日,省政府出台《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举措》,重点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力度。省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壮大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规模,加快基金募投运营,促进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对产业基础、新材料、中药等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对新材料领域重大研发产业化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打造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2.4%提高到42.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2023年增长11.2%,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到70.3%。
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合肥高新区的云飞路上,数百米距离内,坐落着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数十家,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云飞路因此被称为“量子大道”,是在产业界、投资界颇有名气的产业地标。
量子信息产业是前景广阔的未来产业。近年来,安徽省依托中国科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在量子科技领域的雄厚实力,获批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集聚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成为量子科学研究和产业化的重镇。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前瞻性眼光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让安徽省在多个原创性、基础性研究领域处于优势地位。目前,安徽省正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与之相应的未来产业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在低碳能源领域,安徽省布局了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等多个大科学装置,建立了能源研究院和国际应用超导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统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已经初步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产业链。
在通用智能领域,围绕智能芯片、脑机交互、智能机器人等方向,安徽省获批建设了全国唯一的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中科类脑等多家科技企业。
在空天信息领域,聚焦卫星研发和制造、运营和数据应用等环节,安徽省与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招引汇聚中电科三十八所、航天宏图、中科星图、银河航天、九州云箭等一批领军企业。
科大硅谷、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平台,为科技体制创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提供了空间,促进了前沿研究成果加速产业化。聚焦通用智能、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碳能源“7+N”新领域新赛道,安徽省于近期启动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27年,建设1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30年,累计建设30个左右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成长的沃土,但并不意味着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同样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海尔合肥空调互联工厂,没有忙碌的生产工人,取而代之的是可“透视”零部件内部的摄像头、戴着AI眼镜有条不紊巡视的检测人员……这是全球首个家庭中央空调“灯塔工厂”。先进算法、数字孪生和知识图谱等技术已经融入家庭中央空调的研发、生产和测试等环节。
“灯塔工厂”代表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安徽省共有5家,数量居全国第3位。其中,一半以上处于家电、护理用品等传统制造行业。这充分说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有可为,对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作出很大贡献。
以“智能”“绿色”为关键词,安徽省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去年,省政府印发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及支持政策,开展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建立数字化转型五级评价体系和服务商资源池,发放软件服务包3.49万个、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7737户,打造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21家、典型示范项目100个,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12个、数量居全国第2位。
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带来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的深刻变革。去年,安徽省新增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5G工厂19个,分别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荣获首批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成功承办2023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
在绿色制造方面,安徽省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方案和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去年创建国家绿色工厂76家、居全国第6位,新增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居全国第5位。
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步伐,持续提速。今年,工信部门将突出数实融合,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突出集约循环,坚决贯彻“双碳”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大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增强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生动力。
以创新为引擎,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新质生产力正在蓬勃生长。(记者 汪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