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河南:“预”字当头超前谋划 科技加持掌握“汛”息

黄河大堤上,整齐码放的备防石如城墙般严阵以待,每垛都有标牌注明编号、体积等基本信息;黄河滩区内,村民拿到迁安救护“明白卡”,避险转移不再打无准备之仗。5月14日,记者来到防汛一线,探访我省今年防汛备汛情况。

  先进技术手段运用于防汛的效果不断显现。在郑州马渡险工,王琴手中茶杯大小的“智能石头”引起了记者注意。“别看外观跟石头差不多,这里面可大有乾坤。”她边说边打开“智能石头”的后盖,露出里面的电池、传感器等元件。

  王琴是河南黄河河务局信息中心工程科科长,这款“智能石头”就是她负责研发的。她介绍,把“智能石头”随加固大堤的根石投下,它就能实时监测该段工程的变形、位移、坍塌等情况,并将预警信息传回后方,为指挥中心防汛抢险决策提供准确、及时、高效的数据支持。

  “目前,我们已在全省17处河道工程投放了1000余个‘智能石头’,大幅提升了防汛工作的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未来还计划向其他流域推广。”王琴说。

  除了科技加持,完善预案也对防灾减损至关重要。濮阳县梨园乡是典型的滩区乡,当面临黄河水漫过生产堤危险时,需要及时转移滩区群众。濮阳县通过不断完善细化迁安救护预案,让群众往哪里搬、走什么路线、谁来组织都有了清晰答案。

  根据预案,当迁安转移命令下达后,县、乡、村三级责任人将第一时间全部到岗到位,组织人员、物资、车辆按时赶赴迁安集结点,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群众通过前期收到的迁安救护“明白卡”,可提前熟悉了解相应流程。

  “我省已形成以省防汛应急总体预案为总领的‘1+15+N’省级防汛预案体系。”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相关负责人说,全省已实现乡镇(街道)预案编制率100%、村庄(社区)预案编制率95%以上。

  “河南已于5月15日正式进入汛期,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突出‘预’字当头、以防为主,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抗旱主动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严格落实“123”“321”防汛工作机制和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坚持“五预”联动,预置队伍力量,备足防汛物资,抓好隐患排查整治,以扎实有效措施实现安全度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4-05-16/46043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