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山东推动工业“焕新提质”一线见闻

锚定科技创新 引领转型升级
六月的山东,骄阳似火;工地工厂车间,建设生产如火如荼。记者近日在山东采访发现,山东各地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业经济实现“焕新提质”,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瞄准应用前沿 新材料研发成果不断涌现

  在滨州市魏桥轻量化基地,鱼缸中漂浮着两块手机大小的蜂窝状泡沫铝板。拿起一块,感觉很轻盈。这一新产品密度不足水的一半,而压缩强度却是碳钢的5倍,集降噪、防火、防爆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可在建筑、通信、交通等领域广泛使用,让铝这一常见的材料有了新的应用前景。


  这是魏桥轻量化基地的全铝小物流车身材料。新华社记者 周昊瑾 摄

  材料是工业的基础。山东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进行重点发展,着力为现代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政策支持下,企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新材料产业项目接续上马。

  位于枣庄滕州市的联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正一片繁忙。“我们正在建设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新材料项目,不少材料都是市场上紧缺的产品。”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说。

  他介绍,公司研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第三代高性能纤维,强度是碳纤维的2.6倍,是普通优质钢材的15倍。他们还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合作,开发出全球领先的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材料PPC技术和高端光学树脂XDI技术,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

  今年5月,山东发布《新材料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2024年、2025年山东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力争分别达到1.45万亿元、1.5万亿元左右;全省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00家以上;发布新材料创新应用项目50个以上,重点产品累计推广达到400种。

  聚焦“智改数转” 装备制造迈向更高端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山东“十强”产业之一,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超过1万家、营业收入超过2.76万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占比近50%。近年来,山东持续引导装备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根直径仅30毫米的铝锭,能将其加工出127根直径0.05毫米、高12毫米的“发丝针”,这是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智能化机床设备的“加工魔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国辉说,在机床生产中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稳定性、精准度大幅提升。



  这是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高端机床设备。新华社记者 周昊瑾 摄

  一些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向上游延伸,将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变成了“拳头”产品对外销售。位于梁山县的山东水泊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里,从自动上料到机器人搬运、激光焊接,再到清理、码垛,各生产环节由智能生产线智慧调度。“我们既用这条生产线生产原有产品,也向外销售智能生产线和解决方案,从‘单轮驱动’变成‘两翼齐飞’。”公司技术负责人申伟说,当前山东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需求旺盛,公司订单持续增长。



  山东水泊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邵鲁文 摄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茂庆说,今年以来,山东把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作为推动工业稳进提质的引领性工作,动态梳理企业技改需求,常态化开展专家咨询诊断、优秀服务商路演等供需对接活动。同时,优化财政资金支持方向和使用方式,推进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进一步塑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加快低碳转型 资源开发利用提质增效

  在老工业城市淄博,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捕集、液化,通过管道输送到百公里之外的胜利油田多个区块,被注入地下用于驱油。

  作为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工程,“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既驱动了油藏中的原油,又实现了二氧化碳地下永久封存,让油田开发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员工在现场分析CCUS设备运转情况。新华社记者范长国 摄

  “二氧化碳驱油效率比水驱高约40%,封存率一次能达到60%至70%。”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经理屈龙涛介绍,项目可实现年增油20万吨以上,年封存二氧化碳能力已达百万吨级,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

  下游的石油化工领域同样正加快低碳转型。位于菏泽市的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世界首台(套)30万吨/年原油裂解制烯烃(UPC)装置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全省重大标志性高端化工项目之一,东明石化UPC技术以原油为原料,直接裂解生产乙烯等化学品,缩短了加工流程,可大幅减少原油和能源消耗,每吨产品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0%。

  山东在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提出,确保“十四五”期间石化等5大行业合计减少碳排放量2150万吨、碳排放强度下降22.4%。“山东‘一业一策’推动石化产业集约集聚、提档升级。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年产200万吨以下常减压炼油装置正有序关停退出。”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崔霞说。(周昊瑾 邵鲁文)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24-06-24/46076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