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蓝色粮仓” 绘就齐鲁篇章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山东是海洋渔业大省,拥有全国1/6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居首。“十四五”以来,山东将渔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渔业政策支持、大力发展陆基设施渔业、持续优化近海养殖、积极拓展深远海养殖、深挖盐碱地渔业潜力、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有效举措,渔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23年,山东省水产品总产量首次突破900万吨,达到914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渔业经济总产值476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规划引领
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下好渔业这盘大棋,规划正是这“先手棋”。
无论是蓬勃发展的陆基、近海,还是烟波浩渺的万里深蓝,山东渔业发展始终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现代渔业、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编制“十四五”渔业、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等7个专项规划,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有效衔接,一体谋划推进,构建了全省渔业发展新格局。
规划的落地,依靠的是政策制度的规范。近年来,山东先后出台山东省海洋牧场建设、海洋渔业船舶管理、水产苗种产地检疫、水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等办法规定,推动渔业工作规范化发展。
规划的实施,离不开支撑要素的保障。近年来,山东先后编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等实施方案,出台支持海洋牧场健康发展、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强化资金、项目支持,渔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为保障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今年启动了省、市、县三级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订工作,对前期划定的养殖区、限制养殖区、禁养区进行必要的调整。
规划的见效,不仅仅体现在渔业产量和产值的提升上,更体现在模式业态的创新和产业发展质效的提升上。
模式创新,引领了产业的发展。目前山东已经初步形成了岸基工厂化育苗、近海重力式网箱标粗、深远海桁架类大型网箱养成的“陆海接力”养殖模式,实现了从苗种繁育、规模化养殖到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创新形成了“大渔带小渔”等生产模式和“海工+牧场”“蓝色粮仓+蓝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业态创新,提升了发展的质效。近年来,山东积极拓展渔业新功能,以海洋牧场、渔业园区、城市水系等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垂钓、旅游餐饮、科普研学、渔事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省级休闲海钓场所84处,培育了“渔夫垂钓”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渔业品牌,渔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科技赋能
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海上。从陆地到近海,由近海到深远海,渔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处处都有科技发展的身影。
正如“良田”离不开好苗,打造“蓝色粮仓”,水产良种是关键。近年来,山东省持续开展水产种业扶优行动,建设省级以上原良种场108家,其中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8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建成国内首个南美白对虾联合育种平台,突破了基因组选育关键技术,年可生产30万对种虾。建成国际首个水产生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育成“蓬莱红”系列栉孔扇贝,高产、抗逆性状显著增强。7家企业入选中国水产种业优势企业名录,19家企业入选水产种业雁阵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全省有61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全国的22%。
科技的投入,提升了海洋牧场建设水平。山东在全国率先启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把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打造“海上粮仓”、发展海洋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胆探索、有序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形成投礁型、底播型、田园型、装备型、游钓型五类海洋牧场协同发展的“山东模式”,“海洋牧场”已经成为山东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山东建成全国首个海洋牧场观测网、全国首个省级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海上多功能平台60余座,北方海洋牧场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牧场生态和资源管控能力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山东创建省级海洋牧场140处,涉及海域面积达9.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72处,占全国总量的38%,数量和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引领了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和发展。
山东建设高水平海洋牧场,生态资源养护成效明显,海洋渔业正加快由资源获取型向生态养护型转变。目前,全省累计建成人工鱼礁区260余处,建造投放人工鱼礁1950万空方,遍布沿海7市27县,礁区建成一年后基础生产力平均提升11.2%,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提升60.5%,刺参、脉红螺、贝类及海藻等渔业资源自然增殖能力显著增强。
同样依靠科技实现突破的,还有深远海养殖。深远海养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种苗、养殖技术、饲料、装备等多方面。无论软件部分还是硬件部分都需要科技的赋能,以确保各方面协同发展。“十四五”以来,山东把深远海养殖作为海洋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国信系列”“深蓝系列”“经海系列”等一批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现代化养殖装备在山东建成投运,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探索了经验。截至目前,山东省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6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34台(套),养殖水体达300万立方米。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创新突破船载舱养、水体交换等关键技术,实现全年持续产出。“深蓝系列”“经海系列”“财金万泽丰系列”等大型智能深远海网箱先后实现国产海水三文鱼规模化养殖,填补了我国自然海域养殖三文鱼的空白,打破了国内高品质三文鱼依赖进口的局面。
品牌铸魂
擦亮山东渔业新名片
从肥美多汁的乳山牡蛎、脆嫩鲜爽的荣成海带,到鲜嫩可口的滨州对虾、膏满黄肥的东营黄河口大闸蟹、营养丰富的长岛海参、肉质鲜美的烟台鲍鱼,再到胶州湾鲅鱼、青岛野游大黄鱼、日照三文鱼……
“海上粮仓”里生产出的“鲁”字号优势特色水产品,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与青睐,“好客好品 好水好鱼”山东渔业新名片不断擦亮。
今年5月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4馆水产专区,热闹非凡的“好客好品 好水好鱼”水产展示区吸引了众多采购商的目光;7月的大连,2024亚太水产品博览会暨大连海鲜(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大连世博广场A馆一进门,“好客好品 好水好鱼”水产展示区里各式各样的山东水产品琳琅满目。还有6月的成都、9月的呼和浩特……“山东水产品”正在走向全国。
近年来,山东牢固树立“大食物观”,致力于在保障粮食供给的同时,让江河湖海成为生产优质蛋白质的大粮仓。同时,山东也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推出了“好客山东”“好品山东”两个旅游、产品品牌,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也正全力打造自主创新、品质高端、信誉过硬、市场公认的“好客好品 好水好鱼”山东渔业新名片。
擦亮山东渔业新名片,基础是山东水产品加工能力以及产业聚集效应的不断加强。山东水产品加工企业众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底,山东省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6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00家,年加工能力812.9万吨,产值1161.4亿元,水产加工能力、规上企业数量和加工产值均居全国第一。
绿色驱动
护航渔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只有坚持绿色引领,才能保障水产健康养殖的长久发展。近年来,山东统筹渔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持续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渔业,渔业绿色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山东以优化提升近海养殖为目标,在烟台、威海、日照等市重点养殖海区开展近海养殖容量评估试点,科学评价水域滩涂承载能力,近海养殖布局不断优化。全省各地认真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重点渔业县水域滩涂养殖证发证率达到90%以上。
山东着力提升绿色养殖水平,持续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点推广10项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8项尾水治理技术,构建了80处国家级、30处省级、27处市级骨干基地梯队,示范带动面积超过150万亩。持续组织实施沿黄地区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省级累计改造14万亩,市县级改造40余万亩,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升。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充分利用潍坊、东营、滨州盐碱地、涝洼地资源优势,规划建设集约化、规范化、工厂化养殖园区,全省工厂化养殖规模达2030万立方水体、占全国的21%。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养殖水域环境监测、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等工作,抓好水产养殖投入品专项整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山东坚持生态优先,全力做好渔业资源养护利用。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实施渔业资源调查和重点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优化“测水配方”试验,“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增殖放流28个物种280亿单位,放流规模、放流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利用,完成重点水生野生动物资源综合调查,建立收容救护体系,持续推进水生野生动物繁育利用,“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经营利用和人工繁育许可证2046份。
未来,山东将锚定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目标,统筹渔业发展与安全,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深远海和黄河三角洲地区为重点,强化种业创新、装备创新、模式创新,着力拓展发展空间,推动渔业标准化、生态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提升渔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全国水产品稳产保供作出山东贡献。(王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