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思祥 通讯员 马春 党的十八大以来,贾汪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多元共治、村居自治、惠民法治、人文德治”全面融合,打造了“三治融合”的贾汪样板。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上,贾汪“三治融合”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在全国推广,《红旗文稿》、《长安》杂志、《法制日报》、《中国发展观察》、《新华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 深化村居自治 开创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贾汪创新开展农村党员“挂牌亮户先锋行”、机关党员“回家看看·乡情访”活动,全区7300多名党员家庭挂上党员户牌,亮身份、作承诺、解民忧。以强化基层党组织为出发点,开展基层党组织排查整治,排查134个村(居),2018年度排查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6个,完成整改6个。 聚焦社区治理。贾汪突出智治支撑作用,以“一网融合、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为导向,全方位推行“一网三会五项工程”,811名专兼职网格员在809个网格内开展扫黑除恶宣传、线索摸排等工作,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形成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完善自治机制。本土制度、信息公开、村规民约三位一体,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马庄村形成了参事制、票决制和双票制为主体的“三制”模式,依托大数据平台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信息化、常态化、制度化,136个行政村(居)全部制定了包括“马庄规矩”“小吴约定”等各具特色的村规民约。 凝聚乡贤力量。贾汪在全国率先成立镇级“乡贤协会”、村级“乡贤工作室”,实现12个镇(街道、工业园区)、136个村(社区)全覆盖。3年来,956名乡贤化解各类矛盾万余起,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1300余条,参与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宣传等工作,成为上通下达的“传音筒”、矛盾纠纷的“过滤器”、基层稳定的“安全阀”。 践行惠民法治 探索依法治理新路径 创新法治“新阵地”。贾汪着力打造有人、有声、有物、有场地、有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包括 “一广场、一礼堂、一中心、一栏目、一香包、一广播、一人物”。扫黑除恶元素融入法治“新阵地”,提升了群众对扫黑除恶的知晓率。 传播法治“最强音”。组建了马庄法治文化艺术团、耿集乡贤文化艺术团等法治文化宣传队伍,法治文化艺术团收集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典型案例,年编排法治节目30多个,每年巡演镇村100余场次。贾汪区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5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贾汪区把扫黑除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效结合,开展法治文艺宣传进村居等活动,先后在马庄村、耿集居委会等地开展扫黑除恶走百村进万户活动。 发放法治“大礼包”。每年优选立项一批法治实事项目,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法治的温度。围绕群众关注度最高、反映最强烈、关联度最密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取了“雪亮工程”、法律服务等惠民实事,提升了法治惠民的温度。 弘扬人文德治 树立乡风文明新坐标 涵养道德淳民风。贾汪大力实施“乡村文明提升工程”,打造文化礼堂、文化场馆,开设道德讲堂,开展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区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进村入户、走上街头开展扫黑除恶宣传。 移风易俗树新风。贾汪充分发挥 “大老执”掐得准“脉儿”、找得着“根儿”、摸得着“门儿”的地缘人情优势,成立“大老执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树立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 榜样示范育家风。贾汪以培育 “善文化”“和文化”为核心的家风文化为目标,建立健全家庭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个人道德“账户”,开展“家风巡回展”“传统家训体验”等主题活动和“三好两户”评选活动,设立“孝贤榜”,打造文明美德品牌,推动向善向美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