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窦鲲鹏
徐州经开区徐庄镇岗楼村的半楼是一个远离都市、曾经陈旧杂乱的自然村落,经过村党支部和村民们半年多齐心协力的改造,如今成了绿树环绕、百花飘香、干净整洁、具有浓郁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更重要的是,半楼改造建设项目摆脱了过去熟悉的“政府端菜、百姓吃饭”模式,而是从立项、设计到改造、管理的每个环节,都通过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这个平台,请基层干部、政协委员和村民们一起“商量着办”,从而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使改造建设过程和和气气、平稳顺利,可以说是一个“商量”出来的美丽家园。
▲纸上的美丽家园在“商量”中落地
从大马路一拐入半楼村口,道路两侧的绿化景观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可谓步步皆景;“会说话”的手绘墙、彩带一样的多彩路面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精巧布置与墙面的彩绘创意轮胎花坛引人注目,一幢幢民宅粉墙黛瓦掩映其间。“这里过去是一处让人掩鼻而过的汪塘,还有私自开垦的菜地。”如今变成绿树成荫、景色怡人的“村民公园”,经过整修改造,半楼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迈上了新台阶,而这都缘于今年5月的一次“商量”。
今年5月,岗楼村启动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落,项目建设在哪里呢?这个投资上百万元的建设项目并非完全由支部“拍板”,而是请来当地政协委员、乡贤长者、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认真研讨、多方权衡。思想的火花在反复碰撞中得到升华,大家的意见渐渐统一:项目定在半楼村!选定半楼村是因为岗楼村最大的村落就在这里,是岗楼村的中心位置。
项目确定后,实施方案也是大家“商量”。“我们把设计效果图摆在村里,请大家来看,多提意见。”专业设计公司拿出初稿后,又吸收了村民们的许多意见、建议,几易其稿才最终付诸实施。
▲“新家”建设遇麻烦 大伙“好商量”
村庄改造,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出现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半楼村改造中一共拆除2000多平方米建筑房及不少村民在院前屋后私自耕种的菜地。岗楼村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做到“和和气气”的呢?“大家坐在一起,好好商量。”很多难题通过干群之间亲如家人般的聊天说笑得到解决。
一次次的“商量”中,村民看到了改造之后自己的家园效果图,听到了村干部对未来村庄建设、管理切实可行的计划,原来的疑虑慢慢消除了。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支部挨家挨户上门协商,并发动党员、村民小组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拆除建筑的任务,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搬掉了最大一块“拦路石”。村民王德龙家原来有80多平方米建筑,用于堆放杂物和农具,“一开始心里总归不愿意的,但看了‘新家’的设计图,就想通了。”每一次遇到麻烦事,“有事好商量”都成为最有效的解决途径。
▲“有事好商量” 商出“大产业”
院前屋后都要种植花木,何不顺势而为种出一片促进村民增收的“花海”“绿洲”?在一次协商议事会上,岗楼村党支部书记程雷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按照治理成果共享的原则,打一套公共空间治理、人居环境美化、支柱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增收、村民收入增加、村庄文化塑造的“组合拳”,将美丽“变现”,让花木成为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致富花”。以花木为媒,培育“美丽产业”,打造集田园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度假、特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美丽经济”链条。绿树环绕,百花飘香,“美丽产业”的培育,让岗楼村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逐步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正在实现人民生活“富起来”“美起来”,也为徐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绿色动力。
“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商的是百姓们着急的事、牵挂的事、需求的事,也让百姓们话有地方说、气有地方撒、意见有地方提,是“岗楼村协商议事”的创新举措,推动村民参与社区治理,人人参与,不做“沉默大多数”。岗楼村党支部书记程雷表示,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只靠支部自身力量,不能面面俱到,而“有事好商量议事会”激发了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把村庄自治理念深入人心。实现众人事众人商量众人办,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岗楼一家亲充分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