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实习生 张义岩 通讯员 耿晴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毛庄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更加火热。8月4日,星期天,毛庄村党员们并没有休息,依然战斗在毛庄街道路改造现场,在大家的辛苦努力下,这条毛庄村的重要交通干道于当天实现试通车,村民们都说,路修好了,进进出出心情也舒畅。 近年来,毛庄村党总支以“强组织、增活力、提素质、促发展”为目标,实施“党建+”引领农村高质量发展,党建领头、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党建+项目”跑出“加速度” 毛庄村位于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中部,在2002年由原时楼村、马湖村、毛庄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1580户,人口约6876人,土地约6000亩,全村共有党员178名。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毛庄村党总支坚持以项目化为抓手,做实党建工作。特别是充分发挥“书记项目”引领作用,大干实干,推动“书记项目”与建设施工工作深度结合。 毛庄街是毛庄村群众出行主干道,由于年久失修,路况损毁严重,群众盼望修路的热情强烈。今年初,村党总支把这条道路的改造列为“书记项目”。改造工程北起毛庄桥南,南至307县道,全长1097.73米,这也是徐庄镇牵头的“1080”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项目之一。 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村党总支发挥党建优势,以“党员先锋岗位”品牌引领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形成以“党员先锋队+项目”的长效服务体制。“党员先锋队”不仅在村里逢集时向村民宣传项目情况,赢得村民对项目的广泛支持,在项目施工中还进行监督和跟进,结合施工现场为工程项目部提供阶段性意见建议,助推项目顺利实施。如今,该项目正在进行绿化工作,“党员先锋队”依然不敢有丝毫松懈,确保工程项目按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 “党建+农业”结出“致富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毛庄村以农业为主,农作物种植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方式,毛庄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农业”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原生态资源,加大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蔬菜及经济作物,提高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今年53岁的盛广义是自然村时楼村3队村民,家里现在有2个大棚,主要种植番茄,每亩产量1万多斤,盛广义说,在种植大棚之前,他在家里务农,收入不稳定,自从种植大棚以来,自己有了新“职业”,收入也大大提高,效益好的时候年收入达到2—3万元。 目前,全村建立标准日光能温室大棚150余栋,以种植草莓、花生、黄瓜、西红柿等有机果蔬。完成土地流转320亩,产业结构调整32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升到8000元。这些举措不仅为特色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也为老百姓增加了致富的渠道。 “党建+民生”服务“零距离” 如今的毛庄村变化日新月异,村庄美了,道路宽敞了,收入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日益增强。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毛庄村党总支以党建领头、支部牵头、党员带头为抓手,始终坚持党群齐抓共管的理念,注重把基层党建和服务民生有机融合,着力构建以服务为基础的阵地体系。 2018年,毛庄村新建的便民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内设便民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妇女儿童之家、调解室等,确保议事有屋子,活动有场所。村里还种植栾树、法国梧桐、银杏等树植6000余株,乡间沿路种植花草“七彩绚烂”3万平方米,落实“户户通”道路铺设工程,修建水泥路2000平方米。如今,村党总支还探索出以“白天+晚上”“网络+网格”的两种畅通民情渠道的服务模式。“白天+晚上”驻点值班,即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值班,实现服务“全天候”。“网络+网格”听取民意,即提供线上、线下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真正解决群众问题,做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毛庄村党总支书记邱宇说,毛庄村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党建成为推动毛庄村发展的红色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