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保健养生 > 正文

学习流感知识,冬春季节防流感

 每年天气转凉后,逐渐进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节,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季节性流感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了解流感的诊断防护知识。

  01   认识季节性流感、人禽流感、普通感冒 

 ● 季节性流感(简称流感)

 多在冬春季发病,亦可全年发病(因地域差异原因造成);流感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感染引起,潜伏期多为1-3天。典型的流感毒血症包括: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和轻度的呼吸道症状(如干咳、鼻塞、流鼻涕等),其中以高热或伴全身肌肉酸痛的全身症状为重,高热常在数小时至24小时达到高峰、可达39-40℃,甚至更过或伴有寒颤。流感的非特异性症状:如眼结膜充血的眼部症状;胸骨后不适以及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严重的流感患者还会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脑炎或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加重慢性基础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肝肾功能异常)。

 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多在病程第3-4天后症状缓解,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有肺炎等并发症的流感患者常在病程第2-4天后出现,或治疗后病情短暂好转,又重新出现发热、咳嗽、咳脓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有湿性啰音及肺实变体征。

 ● 禽流感病毒

 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主要是:H5N1、H7N9;人接触禽流感病毒污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而感染并出现呼吸道感染、粘膜充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人禽共患疾病。甲型H5N1、H7N9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多引起重症肺炎;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病理研究结果表明,H5N1病毒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并可在胎儿肺内大量复制。

 ● 普通感冒

 一般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或副流感病毒等引起,其全身症状较轻,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一般不伴有寒颤,为自限性疾病,并发症少。普通感冒是不同于流感的一种疾病,并不是普通感冒流行起来就成了流感。

  02   流感的病原学确诊可以像新冠那样检测核酸或抗原吗? 

 答案是肯定的,流感的确诊主要靠流感病毒核酸或流感抗原检测!

表4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检测

 由此可见,为早期快速诊断流感,可选择上呼吸道鼻咽拭子样本进行RT-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或选择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同样可早期诊断流感,更快速方便自测,但抗原检测方法敏感度偏低,需采集到足够量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咽拭子样品易出现假阴性。

 流感的抗原检测使用方法与新冠抗原类似;但绝不可以用新冠专用的抗原检测试剂来诊断或排除流感病毒感染!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虽然是金标准,但不适用于临床早期诊断;恢复期血清检测流感病毒特异度IgG抗体水平较急性期升高≥4倍可应用于回顾性诊断,对临床早期诊断流感帮助不大。

  03   如何鉴别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感染?如何鉴别不同类型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感染症状类似,都有咽痛、发热、气短或气急、咳嗽、流鼻涕、肌肉酸痛等,有些还可以表现为胃肠型,出现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的表现,仅依靠症状难以区分。那么,如何区分流感病毒感染与新冠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依赖于各型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病毒特异性的核酸或抗原检测等病原学检测结果;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可辅助鉴别诊断。两种病毒还存在共感染状态,共感染约0.3%,部分报道高达3%。甲型H7N9禽流感共感染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甲型H3N2流感或乙型流感也是目前已经证实的共感染情况。所以,同时开展多病原体联合检测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是可行的,支持同时开展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原的检测,确保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继续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

  04   应对流感疫情,该选择打疫苗还是吃药?预防用药可以随便吃吗?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传染性强,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比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更强,但就传播性而言,二者的传播方式都是依靠携带病毒颗粒的空气,通过人体呼吸道进行传播。

 疫苗、药物和NPI措施,在应对流感这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上很有效。流感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做好个人防护也很重要,勤洗手、戴口罩和保持室内通风等。在学校层面,如果班级出现聚集性病例可以考虑停课,大家不必过于恐慌;根据相关规定,流感、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等在学校达到一定病例后都应当采取小范围停课,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既可作为流感治疗药物,也可作为流感的预防药物,是流感预防与治疗的重要手段;该药属于处方药,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而且在流感初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开始服用效果最好,并不是所有流感患者都需要使用奥司他韦;在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后的两周内不应服用奥司他韦,在服用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不应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对于三价灭活流感疫苗,则可以在服用奥司他韦前后的任何时间接种而不影响疫苗效果。奥司他韦对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有效,对部分乙型流感的疗效不如甲型流感,如果是12岁以上的乙型流感患儿服用奥司他韦效果不佳,可在症状出现后的48小时内口服玛巴洛沙韦(Xofluza)。

 针对高危人群、卫生保健工作者和护理人员采取积极的预防、救治措施,如推荐接种流感疫苗;急诊重症流感患者或上述标准中1条及以上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患者,应尽早给予经验性抗流感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以从抗流感病毒治疗中获益。妊娠期妇女首选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05   如何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呢? 

 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

  06   认识季节性流感、人禽流感、普通感冒 

 ● 哪些人建议优先接种?

 流感疫苗安全、有效。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免疫接种服务。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6 ~59月龄的婴幼儿;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

 ● 接种几次?

 6月龄~ 8岁儿童:对灭活流感疫苗(IIV),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 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2 剂次选择同一剂型的疫苗),间隔≥4周;2022- 2023 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接种1剂。对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

 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

 ● 什么时候接种?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 2 ~ 4 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免疫接种,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免疫服务。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只要本年度的流感疫苗开始供应,可尽早接种。

 ● 在哪个部位接种?接种方法是什么?

 灭活流感疫苗(IIV)的接种采用肌肉注射。成人和大于1岁儿童首选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6月龄至1岁婴幼儿的接种部位以大腿前外侧为最佳。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的接种采用鼻内喷雾法,严禁注射。

 ● 疫苗接种有哪些禁忌?

 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

 特别提醒:鸡蛋过敏不是流感疫苗接种禁忌。

 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发热患者,建议痊愈或者病情稳定控制后接种。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症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接种。

 以下人群禁止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

 (1) 使用药物、HIV感染等任何原因造成免疫功能低下者;

 (2) 长期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成分药物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

 (3) 2 ~ 4岁患有哮喘的儿童;

 (4) 孕妇;

 (5) 有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病史者;

 (6) 接种前48h使用过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者,或接种前5天使用过帕拉米韦,或接种前17天使用过巴洛沙韦者。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抗流感病毒药物有多个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用好抗病毒药。

 参考资料:

 1. 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22版)

 2.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

 3. 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审稿专家

李丽 徐医附院公共卫生科副科长

文、图/由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提供

撰稿/徐医附院公共卫生科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bjys/2024-10-30/46156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