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中国游客在俄一掷千金 年花费超10亿美元

 原标题:俄媒:中国游客在俄一掷千金年花费超10亿美元

 
  核心提示:这位专家说:“中国人购买诸如套娃、皮帽、俄罗斯风情画册之类的纪念品已经不多,而是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奢侈品——首饰、餐具、服装。”
 
  参考消息网7月21日报道俄媒称,2014年,中国游客为俄罗斯贡献了10多亿美元。而在2015年的赴俄外国游客中,中国人已占到16%。但专家称,为扩大中国游客数量,不仅要进行更多推介,还应提高服务质量,并打破对俄罗斯人的刻板印象。
 
  据俄罗斯《报纸报》网站7月19日报道,2015年,中国将再度成为最大“游客输出国”。2015年1月至6月,中国出境游人数近6200万人次。俄罗斯“世界无国界”旅游协会预测,2015年全年,中国总出行人数或将超过1.1亿人次。
 
  报道称,旅游业总能带来数以十亿计美元,但倘若迎来的是中国游客,则相关国家尤其受益。中国公民在世界上出手最为阔绰。据捷孚凯市场调研公司数据,平均每个中国游客一次旅行的花销约为1.5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400美元或13.8万卢布。
 
  中国国家旅游局宣布,2015年上半年中国公民旅游消费增长14.5%,超过2600亿美元。
 
  俄国立高等经济学院东方学研究室主任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解释道,中国游客为出行一掷千金是因为该国中产阶级崛起,他们对相对廉价的国内商品习以为常,不认为它们上档次。因此他们热衷于在境外购买名牌鞋包,包括在俄罗斯。这位专家说:“中国人购买诸如套娃、皮帽、俄罗斯风情画册之类的纪念品已经不多,而是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奢侈品——首饰、高级餐具、服装。重要的是这些商品上要有标签。此外,中国人还把大笔的钱花在会所、酒吧、卡拉OK上。”
 
  报道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人将57.8%的旅游预算用于购物。随后是餐饮、住宿、娱乐和游览。
 
  俄罗斯度假胜地也在中国人旅游预算中分得了一杯羹。据官方统计,2014年赴俄中国游客比2013年多出10%,为41万人次,中国人在俄旅游的开支总数达10亿美元。
 
  报道称,中国人对俄罗斯这个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日益浓厚,赴俄游需求不断增加。第一季度,中国赴俄旅行者数量为4.07万,同比增长27%。
 
  俄罗斯对中国游客吸引力上升不光是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俄经济形势也是原因之一。贬值的卢布使得他们喜爱的消遣——购物在俄罗斯比在中国更划算。
 
  报道称,由于卢布币值下跌,2014年10月至11月,前往阿穆尔州“扫货”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激增54%。中国消费者对“俄罗斯紫金饰品、婴幼儿产品、皮草、巧克力、蜂蜜、面粉、电子产品等”感兴趣。
 
  俄旅游市场正有针对性地吸引中国游客。“世界无国界”执行经理斯韦特兰娜·皮亚季哈特卡介绍说:“我们通过在华大力推广旅游产品来维持对俄的旅游热度。”
 
  她称:“去年在中国搞了15场宣传俄旅游形象的活动,包括路演、推介会和在中国大型旅游展上设立统一展台。”此外,在俄启动了名为“友好中国”的项目(参与项目的接待设施提供中文信息和中文服务),游客还可使用银联卡进行支付。
 
  然而,俄争夺中国客源的能力还很有限。和该国总体出境游客数量相比,赴俄游客增长十分缓慢。为扭转形势,既要改变对俄罗斯的固有印象,又要加大推介力度。皮亚季哈特卡认为,为扩大中国游客数量,必须采取一整套推广俄罗斯旅游潜力的措施。她说:“对俄方来说,重要的是与旅游当局和中国各省旅行社合作,组织和邀请中国旅游从业者和媒体到我国各地区探路,更积极地在中国媒体和互联网介绍俄旅游资源。”
 
  报道称,俄罗斯可能不安全的看法也对中国人赴俄愿望产生不小的影响。马斯洛夫说:“在中国网络上,这样的观点很普遍:俄罗斯是高风险旅游目的国。”
 
  他表示,两类游客会来俄罗斯。一类是已经到过西方、韩国和日本,俄罗斯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又一条线路。另一类是曾与苏联有过密切关联,对其怀有某种情结,因此自己或带着孩子前来怀旧。“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的游客大都不年轻,平均年龄在50-60岁之间。”
 
  报道称,最后,一系列服务的价格高昂也让中国游客望而却步。中国人习惯了廉价服务,即便经济型酒店对他们来说都比在中国贵。
 
  报道称,马斯洛夫称:“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入境俄罗斯游客约占总入境游客的16%。这是很高的数据,但我们还有努力空间,毕竟中国正经历旅游繁荣,俄必须快速加入抢夺中国游客的竞争中。”(翻译/胡丽雯)返回光明网首页
 
[责任编辑:袁晴]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5-07-21/9609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