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上海铁路局合肥车辆段职工刘来柱
中国黄淮网讯(文/刘永亮 摄影/狄存惠)偶然的机会,听老友说起他单位的职工刘来柱,“绝对是个孝子!”想请人宣传宣传。
十几年如一日侍候重病的父母,还不耽误工作。不简单。“去见见?”“可以啊!”
清晨七点,K8399次徐州赴连云港的卧铺车厢,与下班回家的刘来柱攀谈起来。
刘来柱,59岁,上海铁路局合肥车辆段徐州运用车间客车检车员。个头不高,一说话就笑,稍黑的脸上露出一嘴白牙。虽刚下夜班倒是不显疲惫。他母亲今年98岁。刘来柱12岁时,母亲患了乳腺肿瘤,手术不太成功,从此右胳膊不能用力。后来陆陆续续又是关节炎,又是冠心病、脑梗,现在身体非常虚弱,基本上不能出门。96岁的父亲患糖尿病13年了,血糖超标太厉害,引起并发症,血压也高,经常休克、住院。去年5月就不能下床了。父亲
为了方便给父母看病,刘来柱买了辆奥拓小轿车。晚上、夜里去医院,显然方便了许多。
媳妇心疼他,让他注意点儿自己的身体。他说,他心态好,“我棒着呢”,现在还天天练武,“再忙也得抽个把小时打打拳,”“我现在更得好好锻炼,我要是倒了,谁照顾我父母?”“我睡眠好,搁头就(睡)着。”“这么多年俺没请过一天假。”
“不能请个保姆吗?”“也雇过,人家都嫌累嫌脏,嫌不好侍候,”“给再多的钱也不愿意干”。
“上班也挺忙。俺是干客检的,现在车流量也大,一个班要接二三十趟车。”
原来刘来柱在连云港上班,上班骑车也就二三十分钟。2010年连云港站检并入徐州运用车间,加上坐火车的三小时,来回就得有七个多小时在路上。单位领导挺照顾,让他光上夜班。“两天一个班,白天都能在家照顾父母,好多了。”“我都是趁来回火车上的时间抓紧休息两三个小时……”
一句话提醒了我,“哎呀,耽误你休息了,赶快躺会儿吧!”
“没事儿!”在我的劝说下,他还是休息了——上夜班一宿没睡呢!
“还有个事儿没给你说呢,”刘来柱走后,朋友小声说,“刘来柱不是亲生的,是他父母‘拾’的!”“啊,刘来柱知道吗?能和他啦这事吗?”“没事儿!他不忌讳。”“噢……”
到刘来柱家已是上午十点多。家里挺整洁。见有客人,刘来柱的父亲两手直晃,嘴里“啊啊,啊啊”地听不清说啥。“老人家说欢迎、谢谢的!”刘来柱跟着“翻译”。
长期瘫痪卧床的人往往偏瘦、面色苍白,刘来柱的父亲却是身材偏胖,面色红润,真不像是位将近百岁的老人。
刘来柱把包一放,就赶快给父亲换尿布,换衣服和床单,把该洗的放进洗衣机,就忙着给老父亲洗脸,擦身,按摩,敲背……动作娴熟,忙而不乱。
虽然忙得脚不离地,但还是抽空到母亲床前,陪着说两句贴心话。“犯病的时候,谁都不认得,就认得我。”说起母亲对自己的依赖,刘来柱语气颇为自豪:“谁都劝不好,只要我往他床边一站,她立马就笑了。”
病重时,父亲晚上很少睡觉,不停吵闹,照料他的刘来柱几乎是通宵守候,只能抽空打个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亲卧床多年,却从未生过褥疮。
“父亲的病我治不了,但在生活上、精神上给他安慰、照顾,却是我能做到的。只要父亲活着,我就感到高兴,感到幸福。”
三顿饭、两包奶、三次服药、三针胰岛素,无数次的翻身、擦洗、按摩……每天都在重复着这些繁琐又必需的护理步骤。这样忙碌的生活,刘来柱已经过了十几个年头,却从未有一句抱怨。碰到父亲便秘,刘来柱都是用手把粪便抠出来。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老人头脑清醒时夸儿,糊涂时骂儿。碰到这种情况,刘来柱总是好言相劝,宽慰父母。“我不奢望别的,就是希望父母能在我身边多呆几年。”刘来柱说。
十多年中,刘来柱几乎把时间都用在了照顾父母的身上,这让妻子很有些怨言,不过她最终还是理解了丈夫的行为。
“我闺女在无锡工作,小外孙快该上学了。闺女一直想让我们去无锡居住,我说我得照顾你爷爷奶奶……”
刘来柱的故事感动了邻居和同事,人们用“老话”称赞他:“好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老太太也常说:“俺没受罪,就是忙坏俺儿了。”
对于人们的赞许和同情,刘来柱平淡地说:“命运给了我养我疼我的父母。现在他们老了、病了,我肯定要承担照料他们的责任。伺候他们这点儿事真不值得一提,这不是就该这样的吗?”
“我不知道父母还能让我照顾多久,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刘来柱说。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中包含了多少垂暮老人无奈伤心的感叹。
照顾常年卧病在床的双亲,对于有着血缘关系的亲生儿子尚难做到,对一个“拾来的孩子”来说,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了。
在连云港火车站候车时,我还是略显迟疑地向送我们返徐的刘来柱提起了“血缘”问题。
“我知道,”刘来柱很是坦然,“我是生下来28天,父母在火车上‘拾’的。”“我上初中就知道了。那时候我就觉着父母把我养大不容易。”“当年父母把我养大,只要父母在世一天,我就要照顾他们一天!”
我向刘来柱翘起了大拇指:“谢谢你。向你学习。”
刘来柱,不简单!你用发自内心的质朴的孝心打破了世俗的偏见,诠释了“百善敬老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滕富生